第238章 襄阳方面的鼎力支持

车队在河南平原迅速行进,几天后就到了湖广境内。
一到湖广真就不一样了。
庄稼长势特别好,还有许多牲畜。
河南有许多羊,湖广则是经常能见到黝黑壮硕的水牛。
好几头大水牛,看起来非常巨大,平常就在溪流河道里乘凉,吃水草的样子看起来非常悠闲。
还有母牛带着小牛,小牛欢快地戏水,看起来非常活泼幸福。
附近有人在田里耕作,水牛大概是他家的。
李铁柱很好奇:“养那么多水牛,甘草不够吧?”
“甘草?”老农稍微迟疑了一会,随即笑了。
“那是北方种的吧?小伙子北方人吧?我们这不种谷子,种水稻和小麦。”
李铁柱是天津卫人,当然熟悉北方耕种的情况,谷子收割后谷穗下面的秸秆就是甘草,是甜的甘草,牲畜最爱吃了。甘是甜的意思,不是晒干的干,当然甘草也要晒干。

如果没有天然的草场,一般也就养羊、养驴。
因为牛吃得太多,光靠种植粟以后的甘草,养牛太吃力了。
所以他看到这么多水牛,会很诧异觉得甘草不够养这么多牛。
老农给他们介绍,从河南进入到湖广以后,由于水草丰盛,直接将牛赶到溪流、湖泊、河流旁就可以,平时吃鲜草,冬季吃些豆料、鲜草和干草。
这个干草就不是产小米的谷子,而是晒干的草料了。
而且湖广的冬天,有大量常青的灌木和草地,所以即使是冬天,水牛也有吃的。
老汉到田间清理杂草,暂时没工夫和他们聊了。
李铁柱跟着王宏宇继续走在田野边。
看到湖广这边农舍与河南相差不大,但是猪圈要大上不小。
湖广这边的猪圈跟居住的农舍完全分开,单独一栋大小相当。
稍微观察一会,就看到里面有近10头猪,而不是河南那边一般一家只有几头。
李铁柱去看人家家里这么多猪,结果家里出来一个健壮农妇,大声吆喝道:“看上哪头了?我们直接卖。”
看见来者多高大强壮,有武夫的样貌气质,农妇直接就看到做生意的机会。
这倒真没看错,王宏宇一路上安排周义杰,以及从京城跟来的孟彪手下负责后勤。
但是在开封跟大哥家人汇合以后,被他们招待吃得不错,自己却没有专门出钱回馈,现在买些正合适。
河南那边各家养得少,自己不好主动提出购买,免得因为权势造成“强买”的局面。
这里人家养的多,还主动提了,当然可以。
“买几头?这几头猪该出栏了!”农妇见王宏宇有意,直接选中了3头。
王宏宇知道明朝的时候不用专门称猪为豚,不需要因为明朝皇帝姓朱,而专门回避这个音,明朝皇帝自己都会这么称呼。唯一禁止养猪的明武宗朱厚照,在诏书中也直接写“猪”这个字。
诏书如此,民间百姓家更是不用忌讳。
文字狱什么的,除了明太祖朱元章打压地主文人,其他各时期没有所谓“文字狱”,与大清朝文字狱,杀人烧书禁言论,根本不是一回事。
买了三头猪,又见不远处已完成收获,正准备插秧。
湖广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冬小麦的收获时间都比河南、北直隶早一些。
此时早已收完冬小麦,现在地里灌好了水,早已完成插秧。
王宏宇说看了看结束辛劳的农夫:“今年已收获的麦子,亩产有望300斤吧?”
老农回答:“谢谢您的吉言,今年年份好,麦子有望能产240斤。”
果然,即使是大明产粮的核心,没有科学探索和技术进步,亩产也上不去。
“如果不出意外,今年稻子能冲一冲300斤。”
对啊~
湖广是水稻、小麦轮种。
冬小麦亩产240斤,水稻亩产300斤,这是大丰年了。
真要是论亩产往上冲,还数水稻潜力最大。
袁爷爷千古,和一代代水稻技术探索者千古。
这个时代搞不了杂交稻,但是也有各种优势稻种,尤其是东南亚。所以要尽快搞定粮食这一关,这样就能在工矿、技术和军事方面养更多的人。
七月的天气越来越热,隔三差五还下一次雨,空气湿度增大了。
大哥周敦吉遗体用石灰做了防腐处理,但在夏天逐渐热了起来,还是会有腐败的风险。
接下来需要加快脚步。
第二天到了汉水,王宏宇派周敦吉的大哥周兆安保护灵柩坐船赶往郧阳,浑河军也全部坐船保护。
刚过了河,后面就又过来一条船,来了一位老朋友。
艾友芝。
“我一路追,终于在襄阳追上了~”
他见了王宏宇立刻攀谈起来。
此时艾友芝已经升官为襄阳府同知,比之前主事更高一级。
与他同来的还有首辅叶向高,以及户部、兵部在艾友芝赴任前接到朝廷的公文,王宏宇的浑河军在郧阳期间的粮草均由襄阳府、郧阳府两地承担。
襄阳产粮众多,郧阳则是在山里,当然要有艾友芝这个老朋友,出任二把手全力支持了。
艾友芝对这位在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自己的朋友充满了期待,不仅会处理好粮草,还准备与王宏宇深度合作。
郧阳的山货对襄阳、乃至整个湖广的上层很有吸引力。
以前没有统一的组织,郧阳的山民依靠背篓、扁担难以把用山货换取的大米运回去,两地只有零星的交易。
好友再相会,商讨襄阳与郧阳协同发展,尤其是汉水航运非常方便两地物资流通。
王宏宇则想得更多,听周兆安他们说,郧阳周围各个县本地人口不多。多年来周围几个省的流民聚集在郧阳大山里的人远远多于本地人。
因为耕地少,粮食产出有限,存在许多隐患,要发展郧阳首先就是吃饭问题,解决粮食问题是关键。
大山里最不缺的东西就是竹木、药材、山货。至于具体如何发展还的实地考察以后在确定发展方向。
第二批周家人到达湖广的襄阳府,他们也是从后面赶过来的。王宏宇让他们分一半人坐船从汉水逆流而上追赶护灵柩队伍去郧县。
另一半人准备跟随王宏宇走陆路作调查,计划的路线是从谷城县去均县途经武当山。
这一半人多数是周敦吉的战友,他们在武当山、郧阳各地都有散落的老兵,本就都有联系。
此时跟随周敦吉的大英雄义弟进山考察,出一些人力是感到自豪的,跟着这位少年将军都感觉自己又焕发了青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inShuW.cc。《新书网》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inShuW.cc
︾ ︾ ︾ ︾ ︾ ︾

==》免费全网热播短剧9999+ : 98YE.Com 《==

︽ ︽ ︽ ︽ ︽ ︽


打开《漫豆包: Mdb55.Com 》,看同款小说改编漫画~~~

前往微信或app阅读最新章节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新书网提供最新免费小说阅读服务,同时为您推荐热门都市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科幻小说等优秀作品
作品自动收集于网络,若侵犯权利请联系admin###nilove.net ,我们将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处理。
版权所有 © XinShu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124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