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出京之行目的达到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生产力水平提高。彻底改变粮食增产,主要靠围湖造田的粗放发展模式。
提高生产力不是说说而已,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整体规划,持续提升的过程。
湖广已经不能再通过围湖造田扩大粮田。
王宏宇考察了一番,发现有两个可显着提升的地方。
一个是生产种类要丰富,还有一个是优化育种。
目前湖广稻田众多,水稻的产量优势实现了“湖广熟,天下足”,可是水稻要平原、水源和密集劳动力。
终究水充足的平原是有限的。
劳动力也不能全都拴在水稻田上,否则如何让湖广提早200多年实现张之洞时期的成就?如何让勇勐善战的荆楚勇士走向全国?
湖广西部南部东部有众多丘陵,这些地方很明显可以种植红薯。
虽然红薯供给能量比例低,但是山区丘陵就是适合它。红薯可以跟水稻形成完美错位,适合水稻的地方太潮湿不适合红薯,适合红薯的丘陵种不了水稻。
既然在江浙、郧阳都已完成红薯的试种,王宏宇就把它彻底推广起来,首推临近的湖广各个丘陵地区。
其他如番茄、花生等都可以因地制宜作为补充。
趁着天启初年全国粮食还够吃,红薯还会稳固基本盘,赶紧把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也要鼓励生产。
尤其是棉花,在英国拿下印度大面积种植棉花以前,华夏的棉花如果质量数量起来,那全球市场就稳了。
经济作物争取多出口,换回东南亚大量廉价大米。
明朝初中期本身发展不错的鱼类养殖,再晚明受到围湖造田的强烈冲击。王宏宇也鼓励鱼类腌制和加工,促进包装罐头产业易于销售,有了销售前景自然不愁人不去养鱼。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org换源App】
如此南方粮食非常充足。
推进美洲作物、棉花、鱼类,这是种类上要丰富。
还有育种。
这一点古人已有许多初步经验,但是由于缺乏科学认知和整体推动,还有很大很大的挖掘空间。
水稻要选择低矮抗风、接穗较多的品种;花生要从一枚一粒花生米培育出一枚两三粒的;后世玉米棒子少说一个手掌那么长,此时才一根中指那么长,这也育种选择。
蔬菜、鱼类、猪羊也是如此。
建设军屯带头孤立优化育种,对于成果较好且能推广者,有物质、精神、地位等各方面奖赏。
书坊、书院和官府多渠道宣传起来,把建设军屯的成就宣传出去,湖广人本就好学,听闻以后不甘落后纷纷学习。
过去楚党一些人在张居正被打压后,渐渐放弃实干而去搞党争。此时风气一变,不少务实的楚人再次宣传起张居正。
王宏宇也乐于见到张居正恢复名声,之前就跟天启、魏忠贤交流过此事,此时是时候了。
半个月后,天启为正式为张居正平反。
楚地人心大快,过去楚党残余渐渐支持天启、王宏宇。
王宏宇还在江陵拜会张居正第五子张允修,探讨当年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与考成法,让官场风气好转,朝廷可以严格约束官员的作风,此时正需要恢复当年的气魄。
张允修遭遇太多年政治打压,不敢多说什么,但是他给王宏宇介绍了张居正长子张敬修的孙子张同敞。
张同敞年方20,与王宏宇同龄,为人果干有抱负,诗文极佳。
听到他名字以后,想起张同敞是个抗清烈士,南明时期各方奔走聚集兵马对抗满清,最后被被孔有德俘获,坚贞不屈被杀。
王宏宇来到大明,有一个目标很明确。
那就是历史上着名汉奸必须结局悲惨,而这些英勇烈士不分文武派系,则是能用就用。
张同敞当然可用,他还是张居正曾孙,对于以后加强朝廷整顿官场,肯定有巨大帮助。
见到这个信号,之前与东林党竞争失利的楚党,看到了发展机遇,很明智地倒向王宏宇和天启。
楚党在湖广实力不小,他们第一时间接触到了王宏宇的新思想、新举出。他们本是湖广老乡抱团取暖,在张居正作为帝党被清算以后,才在党派林立的晚明参与到党争夺权。
此时又回归“帝党”,算是一件名正言顺的事。
再加上熊廷弼本身也是楚党一员。
熊廷弼去年就和王宏宇长谈过,现在通过飞鸽传书两人也经常联系。
对如何对付建奴两人意见高度统一:前两年辽西防守,辽南加大兵力积累采用“蚕食”法稳步向北推进,毛文龙、张神武从建奴后方打游击,共同限制建奴主力西进。
︾ ︾ ︾ ︾ ︾ ︾

==》免费全网热播短剧9999+ : 98YE.Com 《==

︽ ︽ ︽ ︽ ︽ ︽


打开《漫豆包: Mdb55.Com 》,看同款小说改编漫画~~~

前往微信或app阅读最新章节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新书网提供最新免费小说阅读服务,同时为您推荐热门都市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科幻小说等优秀作品
作品自动收集于网络,若侵犯权利请联系admin###nilove.net ,我们将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处理。
版权所有 © XinShu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124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