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天启造自行车


这种刺刀套到枪口上,与卡榫扣紧之后是不会掉了。当然,这种卡扣式的刺刀经历了多次的改进,具体不表。
然后到了乾隆时期才是下一阶段开始采用锥形刺刀,三棱刺同样在这一时期出现。
王宏宇直接弯道超车,跳过塞住枪口不能射击的刺刀、跳过套在枪管上,容易滑落或者插入敌人地体内拔不出来的刺刀。
一步实现到乾隆时期欧洲水平。
当然乾隆时期的大清连浙兵的铳刀都没有,让绿营主要采用鸟铳加腰刀的配置。
全军竟然七成配备局限性很大的鸟铳,远射全是烟,近战一触即溃。
然后拿着需要强健体魄和臂力的单刀,可是各个士卒瘦如麻杆。
这样的汉军,就只能是八旗的玩具。
这就是大清打得好算盘,可惜八旗垮得更快……
王宏宇这个燧发枪、薄纸包弹、三棱刺刀和手雷的组合,弯道超越百年后欧洲,吊打200年后羸弱的大清。
跟毕懋康一合计,立刻在郧阳扩大生产规模。
虽然还没有蒸汽机和机械,但是工厂手工业足以量产燧发枪。
枪管、枪身的制造本身跟火绳枪没有太大提升,扳机、燧石与新增的弹黄需要心灵手巧的工匠制造,恰好之前生产钟表早已培养了这样一批人才,直接升职加薪招入火器工坊。
浸油薄纸包弹更是容易生产。本身浑河军就在使用硬纸包弹,这回扩大弹药作坊,用宣纸包定量火药,在浸润少量花生、芝麻油,就做成这种装填更快、燃烧更充分的装药。
此时弹与药还是分别装填,王宏宇当然知道后世它们是合在一起的。
既然有了不用咬开,可以直接放入枪管的薄纸包弹,那能不能把圆形子弹和纸包弹绑在一起放入枪管?
当然可以~
说试就试,王宏宇跟毕懋康、李铁柱一起,搞了一个平整的薄纸包弹,然后放上一颗大小吻合的铅弹,外面再罩一层薄宣纸将铅弹和纸包弹裹在一起。
将它们装入鲁密铳,然后架在石头上进行试射。这把鲁密铳是实验样本,不用扣动扳机即可用火绳引信发射,就像放鞭炮一样。
嘶嘶嘶~
“砰!”
火枪正常射击。
毕懋康大喜,却看到王宏宇、李铁柱根本没站在原地高兴,而是一人去检查射击落点,一人去检查枪管中残留的残渣。
“射击落点准确,宣纸不影响铅弹射出!”
“剩余的灰尽有点多!会增加第二次装填前的清理时间!”
听到他们二人的评估结果,毕懋康知道还需要许多实验和改进呢,发明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三人又试验了十次,可以得出结论。
用宣纸包裹确实可加快装填速度、也不影响铅弹射出,但是因为弹药尾部燃烧的未必是整体而是一点,所以包裹的这一层宣纸会有一定灰尽残留。
王宏宇知道枪管里氧气有限,能把纸包弹的薄宣纸烧差不多就已经是极限,再增加宣纸怎么都会烧不尽。
现在有两件事要做。
首先是大量试射,看看军中士卒操作起来装填能快多久,清理枪管会慢多久。
然后再思考减少宣纸的量,又能将弹药一体装填的方法。思考出再反复实验。
这个过程要集思广益和大量实验,所以由李铁柱和张名世落实下去,由浑河军讨论实验一个月,探索合适的方案。
相信不久之后,就会有史上第一批子弹诞生了,虽然是纸湖的,但效果绝不是纸老虎。
……
王宏宇在郧阳大力推动子弹与刺刀的诞生的时候,天启皇帝朱由校也搞出了量产型自行车。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huanyuanapp.org换源App,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根据王宏宇绘制的二六自行车前后立面图、左右立面图,加上用素描画的立体图,还有详细的大样图。
具体使用什么样的材料都写出了参考意见,比如主干三脚架应该用薄壁钢管,现在还不具备生产能力,只能用铁木组合代替。
前叉和脚蹬轴套两处必须用转轴,轴套用铸铁件,轴套上有连接斜梁的接口,均用螺钉固定。两个三脚架只有大梁是硬木,其他均为铁棍。
前叉是熟铁焊制而成;龙头只是一根套有橡胶把手的铁棍;轮圈不是32根辐条,而是八根铁棍与轴套、轮圈焊接而成。
最精细的是铁制牙盘和铁链条,这是许多精巧艺人用车床按照标准尺寸加工而成,链条比较粗大,但是实用,没有几百斤力量绝对不会拉断。
因为充气内胎与气嘴目前解决不好,干脆用实心橡胶圈套在轮圈上,省了许多麻烦,造价也比精细的的内外胎
︾ ︾ ︾ ︾ ︾ ︾

==》免费全网热播短剧9999+ : 98YE.Com 《==

︽ ︽ ︽ ︽ ︽ ︽


打开《漫豆包: Mdb55.Com 》,看同款小说改编漫画~~~

前往微信或app阅读最新章节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新书网提供最新免费小说阅读服务,同时为您推荐热门都市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科幻小说等优秀作品
作品自动收集于网络,若侵犯权利请联系admin###nilove.net ,我们将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处理。
版权所有 © XinShu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124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