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真正的海王颜思齐


澎湖之战以明军胜利结束,围绕宝岛的争夺开始。
此时,大明最先登上宣示主权,尼德兰强盗则抢占了南部。
宝岛西边中间位置,是大明新建的北港巡检司北港,除了本地一些岛民的村落以外,还有新建的商业小镇港口。
双方中间隔着大肚王国,此时从各方面因素来看,大肚王国支持大明隶属北港巡检司。
南部则是尼德兰人后来一步,建立了热遮拦要塞。
双方剑拔弩张,下一阶段战斗不会太远。
尼德兰人还从巴达维亚增兵,调1000尼德兰人和2000土着兵登陆热遮兰,随时准备占领宝岛、夺取澎湖、夺取厦门、月港。
宝岛在海上位置非常关键,除了尼德兰以外还有艾斯板鸭、倭国都在密切关注宝岛。
在澎湖之战以前,板鸭计划在宝岛北部开设商站,倭国的幕府以及九州、四国等部分强番,计划占据宝岛东部。
目前随着大明和尼德兰交战,并先后实控宝岛南部和西部,他们虽然不敢轻举妄动,但也准备踏入战场。
王宏宇得知澎湖之战明军获胜的结果并没太高兴起来。
因为这才是开始,尼德兰兵少可退,但是兵力非常庞大的倭国的大批倭寇可是非常难缠。
倭寇虽然弱一些,但也是相对九边南军精锐弱,碰见种地为主业的卫所兵优势很大,尤其是它们的武士刀和竹甲对付重甲几乎无用,但是砍无甲卫所兵确实一个顶十个。
倭军是对付农民和平民的高手,碰见强者就迅速萎靡,就是“恃强凌弱”的典型。
既如此新军精锐必须进入东南,作为对付倭寇的中流砥柱。
王宏宇制定出先南后北的计划时,就已经传信浑河军、神农军、西南新军让他们做好调动的准备。
现在差不多是时候了。
他上疏朝廷,请求将三支新军开拔布防。
浑河军有三成是浙兵出身,调他们进入浙江严防倭寇。
神农军则计划进入两广,准备星洲与安南的战斗。
西南新军则进入江西,既方便去浙江,也能去广东支援。
朝廷迅速回应,同意王宏宇的调兵计划。
主要的工作安排好了,王宏宇的注意力再放到宝岛和倭国这边。
尼德兰人也就这么多潜力了,倭国却还没发力,一定要对这个宿敌搞一个釜底抽薪,让它一下子总崩盘而不是双方前线拼兵力一点点耗死它。
德川家康已死,现在第二代都退隐了,三代德川家光上来血气方刚,一股脑地听了尼德兰人的建议进入了全面战争。
这可是倒幕的好机会。
相信岛津、毛利两家等候已久,但大明引导他们倒幕,可不能让倭国人自己干。
记得郑芝龙已崭露头角,但他现在还是小弟,给老大颜思齐打工。
这位颜思齐名声非常大,蔡复一的老家福建靠海一带,到处都知道颜思齐的大名。
之前拜托蔡复一,王宏宇已经挺过茶叶、火器的生意,跟往来大明倭国的颜思齐搭上线了。
王宏宇去信一封,给此时人在倭国做生意的颜思齐。
这位颜思齐正在倭国准备发起倒幕。
他是一个明国人,但还真有这个实力,只是历史上没有他人支持、条件也不成熟,所以很快失败只能逃走。
他这一逃生意还要做,就去了宝岛,开辟了此时被大明提前一年开辟的北港。
在宝岛的北港他迅速发展起来,开辟大片城镇,建立管理的官府,被评为“开拓发展”的圣王的名号。
他的小弟郑芝龙也从此跟着迅速崛起。
尤其是明末这段时间,大明-倭国-吕宋艾斯板鸭这三角贸易非常繁荣。
除了板鸭、葡萄牙和后来者的尼德兰人,海上也出现非常强大的华夏海商和海盗。
此时也出现了多个团伙,包括广东起家的着名女海盗刘香、盘踞日本的华商头目李旦等人。
但其中名声最大、实力最强,还打造出堪比洋人技术的战舰的,当然是郑芝龙-郑成功父子。
他们父子的迅速崛起并反超,就是依托颜思齐的基本盘,以及大明福建的深厚力量。
虽然一个个也都有了武装、地盘,但比起坚船利炮的荷兰人来,还是差得远。
颜思齐就是此时海上之王,后世也是开宝岛之王,他的家乡海澄,每年都有隆重的纪念活动。
不过现在,他还是往来倭国等地的大海商,兵力也可以端掉东京幕府的那种海商。
那位嘉靖年间的海上之王、统领无数倭寇的华夏商人汪直,跟他比起来还差了太多,一辈子称号也就是“老船主”而已。
而另一位曾盘踞南澳,势力遍布东南沿海以及印度支那的吴平,绰号也不过是“闹海长鲸”。在颜思
︾ ︾ ︾ ︾ ︾ ︾

==》免费全网热播短剧9999+ : 98YE.Com 《==

︽ ︽ ︽ ︽ ︽ ︽


打开《漫豆包: Mdb55.Com 》,看同款小说改编漫画~~~

前往微信或app阅读最新章节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新书网提供最新免费小说阅读服务,同时为您推荐热门都市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科幻小说等优秀作品
作品自动收集于网络,若侵犯权利请联系admin###nilove.net ,我们将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处理。
版权所有 © XinShu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124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