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乾纲独断

小说:万历佑明 作者:枫渡清江

方逢时这么一说,礼部尚书徐学谟也跟着起身言道:“陛下,此非尊君忠国之礼,臣认为当治这三巡抚的罪!”
“哪条律例定了抚按以官府名义办实务有罪?”
“反倒是陛下给了他们便宜行事之权!所以,陛下,他们这样做算不得有罪。”
海瑞这时质问起徐学谟来,且对朱翊钧拱手奏禀道。
历史上,文人士大夫常在章奏与文书里说海瑞迂阔死板,实则是因为他们站在士绅地主的立场看海瑞,自然会觉得他迂阔死板,认为海瑞对士绅富商在律法上的要求太严,但站在百姓立场看,海瑞则别说死板,甚至比其他士大夫更开明。
且不提他在南直隶巡抚期间,大胆在南直隶全省推行一条鞭法,成为开先河在全省推行一条鞭法的改革者。
当然,南直隶因为商贸发达,的确很适合一条鞭法,是利于商业发展的。
即便是历史上发生的徽州丝绢桉,在非缙绅背景的帅嘉默对丝绢税提出异议上书他这个应天巡抚后,他没有因为帅嘉谟地位低下而置之不理,反而认真对待,而令有司祥查。
可见,认为海瑞迂腐与否,得看说这话的人是什么立场。
所以,海瑞这时才没有同方逢时、徐学谟这些执政公卿一样,反对督抚大员在地方兴办实务,甚至还反问了徐学谟一句。
朱翊钧颔首后,很好奇地看向了海瑞。
海瑞这时则也对朱翊钧再次拱手道:“启奏陛下,凤阳巡抚吕佥宪曾给臣来过信,谈及过这方面的设想,他说天下无地游民太多,光靠鼓励工商是不足以解决无地百姓生计问题,得官府主动兴办实务解决才行,要以营兼赈!”
“如此,既增朝廷帑银也稳定民生,臣当时就支持他可以试着这样做,且称赞他比臣更善庶务;如今他这样做,自然也是早有主张,而非一时起意,更非欲谋己权!”
“就算他们没这意思,但难保将来他们成此地方权重之势,且让官进民退,使百业萧条下来。”
“盐业便是例子,凡产业由官营不但损朝廷威信,也会阻碍天下之兴盛。”
大学士刘应节也在这时跟着反对起来。
但张学颜则在这时说道:“陛下!臣不赞同刘阁老之言,虽然官营难免损民利,但关键是民间商贾多重利轻义,而无国家大义,一旦有暴利可图,必蜂拥而至,乃至借贷无数,以至于最后因势变而大多数倾家荡产;而对于大益于国家且利在将来的事业,有多不愿折本经营,而担心血本无归,如此官营正好补此不足。”
“陛下,官府可以引导,但的确不易自己兴办实务,如此必滋生腐败!”
“陛下,本朝制度为便于赈灾,故设藩库,就算不办实务,也还是会因藩库积银太多而生腐败,不是说兴办实务就更容易腐败。”
“若藩银亏损过多,以致地方需要朝廷拨银怎么办?”
“难道朝廷就不能审查吗?”
……
关于是否允许地方官府兴办实务,公卿们一直吵了好几日,最终都没吵出个结论来。
待到最后,甚至还出现一方要求诛杀另一方的。
朱翊钧眼见此不得不下令停止堂议此事,待过几日后再论此事。
而过几日后,又论其此事时,依旧因此事不能达成一致。
同时,争论也从执政圈延伸到了整个朝堂,几乎两千多京官都开始议论此事,且也渐渐分成了不同派别。
官僚阶层就是如此。
即便大家都是文官,都是士大夫,但因为来自不同的区域,又来自不同的出身,有官宦世家的,有庶民地主出身的,有普通商贾出身的,再加上一个个都太人精,给点光就灿烂,只要皇帝准他们开口,稍微纳谏如流一些,他们就各自能扯出一番大道理来,也就导致两个人就有三种主张。
哪怕都是同意改制的,也有激进的,也有温和的。
“吕、金、沉这些人,怎么就会想着兴办实务,他们作为巡抚,还确俸银吗,奖掖金那么高!”
翰林院掌院学士沉一贯这一天就在上朝时与太仆寺卿石星提起此事来。
石星呵呵冷笑道:“还不是拜如今朝廷推崇张学所赐!强调事功,改不合时宜之政,他们自然就敢如此大胆!以致于竟自辟财源,与商民夺利!就该逮拿进京严办!”
沉一贯听后瞅了石星一眼,但只是微微一笑,倒也没说什么。
……
“启奏陛下,臣请将凤阳巡抚吕坤、应天巡抚沉鲤、福建巡抚金学曾逮拿进京!”
这一天,宣治门内。
朱翊钧刚驾临此处视朝,就有文官户部郎中韩取善上疏直接建言将吕坤、沉鲤、金学曾三人逮拿进京。
“敢问韩部郎,这三巡抚所犯何罪,而要逮拿进京,如此进谗于上,是欲陷君父于不明吗?!”
礼部侍郎高启愚这时质
︾ ︾ ︾ ︾ ︾ ︾

==》免费全网热播短剧9999+ : 98YE.Com 《==

︽ ︽ ︽ ︽ ︽ ︽


打开《漫豆包: Mdb55.Com 》,看同款小说改编漫画~~~

前往微信或app阅读最新章节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新书网提供最新免费小说阅读服务,同时为您推荐热门都市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科幻小说等优秀作品
作品自动收集于网络,若侵犯权利请联系admin###nilove.net ,我们将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处理。
版权所有 © XinShu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124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