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密奏天子

小说:万历佑明 作者:枫渡清江

侍御司。
一排装有冰块的铜瓮铺列在朱翊钧和执政公卿们中间,而朱翊钧本人这时则拿着鹅毛扇一边自扇着徐徐清风,一边问着方逢时和戚继光:
“你们到底议出了什么样的边防之策?”
“启奏陛下,按照郑部堂之意,如今要想避免胡虏进犯,可与三娘子合作,开矿取利,以利锁胡!”
“盖因如今边镇胡地胡人多贫困者,尤其是和贡通边贸以后。”
方逢时先禀说道。
朱翊钧听后点了点头:“难道是普通胡民受其贵族盘剥更重?”
“陛下圣明!”
方逢时接着就继续回答说:“和贡通边贸后,胡人马匹和黄羊等虽可以更多的卖入中土,但这些马匹黄羊也更多的被胡人诸部贵族控制,使普通胡人能私自交换的马匹和羊群大减!”
“正因为此,很多时候,我朝督抚官还不得不限制胡人诸部卖马等数量,为的就是避免他们的贵族盘剥自己牧民太狠,而造成游掠散骑增多,乃至逃入我大明境内为流民,平白增加我中土安民的压力!”
方逢时在调进京前是宣大总督,所以他对边贸的事一直是很清楚的。
朱翊钧这时也跟着继续说道:“因而,他郑洛便认为,朝廷可以以与胡虏贵族合伙开采矿利的方式,达到让这些越发困顿的普通胡人成为有工可做的定居胡人,进而既不易被贵族挑唆着寇边,也因为定居于矿区而容易被监控,还让胡人贵族也得了好处,使其也放弃为新礼挑衅皇明的心思?”
“是这样的。”
“按照郑部堂的意思,如此一来,即便还是有胡人贵族要闹事,也难以再纠合起大规模的胡人寇边,最多不过百余骑千余骑。”
“恰好,如今关内的石炭价格年年高升,皆因陛下即位以来,大苏小民之困,故殷实之民大增,再加上天越来越冷,所以石炭需求一直不减!”
“何况,本朝冶炼之业大增,所以石炭之需求也大增,进而造成石炭也跟着大增。”
“偏偏关外胡人聚居之地,所采石之佳地,故郑部堂意以生利之法息干戈之事。”
方逢时回道。
石炭便是煤炭。
明朝自景泰后,便开始出现用筛选处理过的煤炭炼铁的技术。
所以,方逢时这里才提到因为大明炼铁需求增加而导致煤炭需求增加。
“这倒是个办法。”
“或可有奇效。”
“郑洛算是能臣,居然能想到这种互利共赢的法子。”
朱翊钧点头说后就看向申时行等执政公卿说:“总的来说,只要富了本国之民,使国无内忧,外部存在的隐患就不是问题,就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甚至完全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org】
“陛下说的是,将惠民视为治国之本,便使天下之财不再是定数,如此自可衍皇恩于外夷,施仁义之道,达王化之果。”
申时行笑着说了一句。
其他公卿也跟着附和。
朱翊钧则在这之后问:“你们枢密院可还商议出了什么办法?”
接着,戚继光则道:“启奏陛下,还有就是编练边民!”
“盖因边民多为军户,他们虽大多已同农民,但大多数守边抗虏的底子还在,至少能骑马的还是不少,故朝廷完全可以编练他们为民兵,令其半耕半战,或者替营兵预警。”
“而因他们大多已失去土地,所以同样困顿穷苦,编练他们也花费不了多少银钱,反而可以借此机会补贴边民,毕竟因边镇生计日益艰难之故,即便陛下即位以来,军饷发的足,但还是存在军户往南迁徙的现象,使边防人口一年比一年少。”
“这个倒是,边镇历年人口的确在减少,以至于考成边臣,吏部都不再严格考成其增加多少边镇户口。”
吏部尚书张学颜跟着说道。
朱翊钧听后颔首。
他也知道,因为小冰河气候影响,北方粮食减产是越来越严重的,北方边民往南迁已不仅仅是吏治是否清廉的问题,而是气候因素造成的大势,甚至连许多蒙古人都因为游牧经济被小冰河气候破坏严重,而大量逃入内地,或成为京畿流民,乃至有接着明朝开始推行营兵制的机会应募成为大明边军的。
“那就编练。”
“对参加编练且执行边防安保之事的边民,在编练与预警巡防期间发给补贴,若战死,也给予抚恤。”
“你们议一下,制定一下补贴和抚恤标准。”
朱翊钧说道。
“遵旨!”
这时,戚继光又道:“启奏陛下,刚才所提只是在加强边备方面,对民、对夷的方略,对于边军还没提,以臣之见,对于边军,需要一位能征
︾ ︾ ︾ ︾ ︾ ︾

==》免费全网热播短剧9999+ : 98YE.Com 《==

︽ ︽ ︽ ︽ ︽ ︽


打开《漫豆包: Mdb55.Com 》,看同款小说改编漫画~~~

前往微信或app阅读最新章节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新书网提供最新免费小说阅读服务,同时为您推荐热门都市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科幻小说等优秀作品
作品自动收集于网络,若侵犯权利请联系admin###nilove.net ,我们将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处理。
版权所有 © XinShu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124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