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电脑系统和龙芯

都说万事开头难。
无疆公司虽然已立项操作系统、CPU和电脑主板,但具体怎么开发,众人还是没有头绪,还需赵烨高屋建瓴,做出具体的指示。
赵烨这时也在考虑这些问题。
下午,他来到操作系统开发小组,把众人召集起来,然后开了一个小会。
待众人坐下,赵烨以一种十分肯定的口吻说道:“关于我们要开发什么样的操作系统,我在这里先说一下,你们之后要是有什么好的建议也可以提出来,大家集思广益。
首先,它一定是图形界面化操作系统,这一点,苹果公司早在1983年就已经推出了麦金塔电脑,并大获成功;其次,我们要给操作系统增加丰富好用的功能,比如说推出程序管理器——【开始】菜单,比起文件列表,程序管理器更方便和直观地管理程序!”
“然后,要提高CPU对内存的管理技术,支持多任务运行。”
“还要开发【控制面板】作为系统设置的中心,包括诸如界面颜色主题的有限控制、鼠标灵活度等等。”
“支持多媒体功能,开发音乐播放器和视频播放器。”
“最后则是一些捆绑在系统的应用程序,例如‘WPS-office办公软件’、‘写字板’、‘计算器’、‘日历’、‘游戏’等。”
“哦,对了,我再补充一个。”
赵烨忽然想到什么,顿了顿,道,“俗话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为了帮助硬件厂商开发驱动程序,同时方便其他软件公司设计操作系统中的应用程序,我们还需要开发SoftwareDevelopmentKit(SDK)软件开发工具包,从而打造系统应用生态!”
赵烨说完,众人傻眼了,没想到开发一款操作系统这么复杂,感觉已经非常完美了,自己想补充都不知道说什么。
“老板,我们是基于IntelX86芯片来开发操作系统吗?”求伯军问道。
软件的运行基础是硬件,必定是先有硬件才有软件操作系统,所以求伯军才有此一问。
赵烨知道1985年,英特尔公司推出首款32位的微处理器Intel-80836,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Intel80386便是x86架构中的一款处理器。
赵烨倒是想开发基于自己公司开发的CPU架构的操作系统,但自己的CPU到现在还没影子。
“目前先开发x86电脑系统,等我们把自己的CPU开发出来,再推出全新版本的操作系统!”赵烨有些无奈的说道。
闻言,求伯军点点头,表示明白。
“老板,我们公司的CPU开发小组准备开发哪种指令集?”
“英特尔公司开发的CPU基于复杂指令集(CISC),拥有诸多专利,且不说他们根本不会授权给我们,即便是愿意授权,但我们已经落后了好几代,一时间也难以追赶上去。所以我决定另辟蹊径,开发基于精简指令集(RISC)的CPU。”
ARM还没崛起,去年,英国Acorn计算机公司才开始正式启动ARM计划,要到明年4月份,Acorn的芯片代工厂VLSI公司才会生产出第一块使用RISC指令集的ARM芯片,全称即:AcornRISCMachine。
二十天过后,全球第一款商业RISC处理器——ARM-1在Acorn电脑上面成功运行。
不过,Acorn电脑的发展波澜不惊。到了1990年,由Acorn电脑公司、苹果公司和代工厂VLSI合作创办了ARM公司,只有12名工程师参与。
无疆这个时候开发基于精简指令集(RISC)的CPU,完全有可能超过ARM公司,更何况还有赵烨这个大BUG存在。
前世,赵烨就对ARM架构有过深入研究。
想要设计出一款只是超过当前时代ARM架构的芯片,并不算难事。
最难的反而是怎么把芯片生产出来。
赵烨并非全能,对芯片的生产设备以及生产工艺,只是简单了解罢了,或许他可以给开发人员指出未来的发展趋势,节省巨额开支,但涉及到具体的研发,还得看专业人才……
从芯片设计到生产,想要在国内视线,当真是任重道远。
不过,赵烨却想尝试。
只要为芯片找到出路,就能推动国内整个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比如ARM芯片能不能应用到电脑上?当然能够,2021年,为MacBookAir提供动力的革命性所在便是基于ARM的AppleM1芯片。这款AppleMacBookAir不仅是Apple有史以来制造的最好的笔记本电脑,更是荣登中国2021年最佳笔记本电脑榜单。
八十年代,ARM的芯片或许没有AppleM1芯片这般强大。
但英特尔芯片目前也没发展几年。
此外,ARM的芯片还能应用到手机、BB机、FC红白游戏机、步步高点读机、电子宠物等等,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无疆公司只要好好闭关修炼,苦练芯片“内功”,待几年之后出山,便可在全世界半导体领域有立足之地。
不过,那时的芯片不叫ARM,而是另一个名字。
赵烨早已在心里想好了名字——龙芯!!!
开发操作系统的事情安排好了之后,赵烨立马去了一趟人事部门,之前在忙Imagine打印连锁店的事情,所以耽误公司启动大型高端人才招聘活动。
人事部。
赵烨道:“公司内部各大项目,人才缺乏,此刻起,立即斥巨资招人,在报纸或电视上打广告也好,通过猎头公司挖人也好,我们要面向全社会招聘高端人才!”
说到这,语气一顿,补充道,“另外,还可以适当从国外招人,在当地建立研究院!”
国内懂软硬件的高端人才非常稀少,很多都在研究机构或者国企,愿意来无疆的依旧是少数。
“好的,老板,我马上去安排!”人事总监点立马点头。
赵烨走出人事部,想到自主生产CPU的难度,不由叹了口气。
“我想投资建一个晶圆厂,但自己一个人总有一种势单力薄的感觉,人脉不行,精力也不够,需要一个人来帮我……”赵烨喃喃道。
这时,赵烨忽然想到了倪暗楠。
“倪暗楠心心念念想要制造中国人自己的芯片,中科院实现不了他的梦想,联想也实现不了他的梦想,但我可以!”
赵烨不禁起了挖墙角的心思。
倪暗楠不仅技术厉害,而且人脉也比赵烨广的多。
由他出面,联络并整合国内芯片产业链,可能比自己更为合适。
八十年代投资一个晶圆厂需要多少钱?
赵烨已经特地让人调查了一下,最近的消息是1982年,江苏无锡江南无线电器材厂(742厂),耗资6600万美元,从RB东芝引进3英寸晶圆生产线(5微米制程,月产能1万片)。
6600万美元而已,投入虽然多,但无疆公司还是能够接受的。
不过赵烨更希望,半导体设备能够国产化。
不然,等到国外制裁,之前的努力就变得功亏一篑,晶圆厂买不到先进的生产设备,迟早会衰落。
赵烨不想受制于人,所以,他并不打算直接从国外采购生产线,而是尽量扶持国内的半导体设备生产公司,亦或者自己招聘人才,投资建厂,比如光刻机,最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其他研究机构,恐怕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他们继续研发。
想要加速半导体设备国产化,归根结底,还是得有钱……这个时期,实验室已经能够生产出先进的光刻机,但是想要实现工业量产,却依旧困难重重。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inShuW.cc。《新书网》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XinShuW.cc
︾ ︾ ︾ ︾ ︾ ︾

==》免费全网热播短剧9999+ : 98YE.Com 《==

︽ ︽ ︽ ︽ ︽ ︽


打开《漫豆包: Mdb55.Com 》,看同款小说改编漫画~~~

前往微信或app阅读最新章节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新书网提供最新免费小说阅读服务,同时为您推荐热门都市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科幻小说等优秀作品
作品自动收集于网络,若侵犯权利请联系admin###nilove.net ,我们将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处理。
版权所有 © XinShu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124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