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前无去路

小说:明末之伟大舵手 作者:英联邦


    曹随并不是搞间谍战和查案的好手,许显纯才是,只是许显纯还在长城之外,而且现在他是办理林丹汗之事,这件事是他职业生涯的得意之作,足以名垂千古之事,他必须办得完满结局,在这件事没有办妥之前,他是绝对不会接手其它事的。
   所以曹随负责接手,东厂和锦衣卫之中,还是有不少能人的,曹随坐镇京师,负责督办,米柱则是专心于军务。
   米柱经过两年多的历练,早己不是那个相亲失败而羞愧不安的人,他意志坚定,目光运大,而且自视甚高,既然接手了蒙古之事,他便决定全力出手,完美的解决,不留任何的后遗症。
   如同解决贵州之事一样,军事外交齐下,完美的解决。
   大明对待蒙古,基本上一直就是打打打,没有更加高明的办法,不管是前一百年追着打也好,近一百年挑拨内斗也好,虽然在军事上常常占上风,却始终未能收服人心,在蒙古草原未能建立起有效的统治,终明之世蒙古一直为患边疆。
   而原版建奴建立的清朝,在以蛇吞象般取代大明后,兼具中原农耕文明与满蒙藏草原游牧渔猎文明的二元特点,自身深谙草原民族的生存之道,构建出了针对牧区的直接统治体系,正是盟旗制度这一制度创新最终牢牢控制了广大蒙古地区。
   太祖皇帝定鼎中原后,大明将元朝皇室追杀至塞北,北元虽然屡次遭到明军的毁灭性打击,但是始终歼而不灭、剿而不绝。大明同样遇到了和历史上那些中原王朝面对的同样问题,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如星星之火,屡仆屡起,无法根治。
   类似于汉灭匈奴,而鲜卑兴;唐亡突厥,则回鹘起,大明在农耕区的统治是稳固有效的,但在面对逐水草居的游牧民却缺少可靠办法,洪武八征、永乐五征,曾经打得北元势力落花流水,东奔西逃,但是大明劳师远征,却所获甚微。反倒是因鞑靼(黄金家族的北元)遭到打击,西蒙古(卫特拉)趁机坐大,土木堡一役差点让明朝提前终结。
   其后,大明调整了策略,不再单纯依靠军事部署主动出击,采取分化瓦解的政策,力争在牧区形成多中心的均势体系。比如兀良哈在明初即归顺明朝,在瓦剌和鞑靼保持均衡时,中间蒙汉民族也曾出现过数十年的和平共处。
   然而,达延汗1506年统一漠南蒙古(鞑靼)后,蒙古高原还是重新形成了统一的权力中心,至这些年,达延汗重建的蒙古汗国传承至林丹汗,林丹汗直辖察哈尔部,又是整个漠南蒙古的总汗,大明对蒙古的经营常常有心无力,疲态尽显。
   明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尝试过某种与内地不一样的制度,比如针对南方少数民族设置的土司制度,也就是所谓羁縻制度,而卫所制度则主要是用来防御北方的蒙古的。
   但是后者明显并不特别成功,并未收长治久安之功,大明前后大规模修建长城50余次,工程在二百余年几乎一直在进行,役夫不计其数,大明沿长城诸险要地带建立了九边三卫,在大同、榆林、甘肃、宁夏、太原、辽东、贵府、蓟州、固原设置九个边疆重镇,合称九边;在长城以北设大宁卫、东胜卫、开平卫,合称三卫。
   这样,就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以九镇为支点,以卫所等为网络,以长城为屏障和阵地的严密防线。
   总体上,二百年来,蒙古叛服无定,与明朝攻防互敌。
   原版里崛起于东北白山黑水的建奴,做到了历代中原王朝都做不到之事,他们对于蒙古的经营就比较得心应手了。其中有三条办法比较奏效。一是军事征服,血腥镇压反抗者;二是政治束缚,实施盟旗制度;三是推行黄教,羁縻民族性格。特别是独创的盟旗制度,相当于防风固沙工程,一个个的小格子,使沙丘渐渐停止了流动,沙子还是沙子,但是已经对人类构不成威胁了。
   这让曾经在草原上呼啸来去以劫掠为生的战士,不得不变成自食其力的牧人,从中原王朝的角度来看,草原帝国的威胁就此被轻松地解决了。
   米柱认为满清在蒙古的问题上有两点是相当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一是盟旗制度,一是宗教制度。
   盟旗制度就是,经过编织佐领,安置属民,分给牧地,划定旗界,任命札萨克形成的,选择任命札萨克不但要考虑其内部权威性,更主要的是考虑对朝廷的忠顺程度。
   盟为旗的会盟组织,合数旗而成。盟并非一级行政机构,盟长要经朝廷的确认,其主要任务是充当三年一次的会盟召集人,履行比丁、练兵、清查钱谷、审理重大刑名案件等职责,但不得直接干涉各旗内部事务,无权发号施令,只有实行监督的权力,有义务随时告发札萨克的不法或叛逆行为。各旗虽人丁不多,但旗内同时封授大大小小的世袭爵位且都享有一定的特权,以此众建诸侯而分其力。
   贵族群体庞大,供养者却人口稀少,生之者寡而食之者众,部民负不堪其负,长期挣扎在温饱状态。同时,朝廷画地为牢,对各旗划定牧场,严禁越境游牧,使蒙古牧民丧失了抵抗天灾的能力,因天灾所致的大规模死走逃亡所在多有。
   而长期固定地域放牧,也使草场退化、沙化严重,畜牧业持续萎缩,生计日益艰难。此外,蒙古各盟旗还要应付不定期的军事征发,其征兵比例远远高于其他民族,因战争损耗的人口不计其数。
   满清朝的皇帝们非常了解游牧民族战斗力强盛之原因,那便是其机动性,能够在游牧当中按照需要聚散离合,一旦时机成熟就会迅速聚集,产生致命的攻击力。要让他们不具威胁,必须使其碎片化,禁锢在固定的土地上,使其无法再机动联合。为分化控制蒙古人,满清精心设计了盟旗制度,此制自初置至完备,历时一百四十多年。
   所以米柱也急不得,必须偱序渐进,一步步的来,这是一种全新的制度,大明方面实施到蒙古方面的接受,这都需要时间,他们这是想一步到位,这很不现实。
   当然,这是一等大事,并不是他一个小小的蓟辽总督可以说了算,必须要通过大伙儿的商量决定,这才可以,以朝廷中的官员的眼光,他们未必能看得这么长远,治理蒙古,如果还像以前那么样,可就是坑爹之极了。
   二百多年来,大明对付蒙古,防备蒙古,这可是做了许多的事情,耗费也极其巨大,但是收效是甚微,效果也就一般,治标不本,反反复复。
   米柱决定顺便解决这一个问题,路漫漫其远兮,吾将上下求索,万里长征,始于脚下,总将有开始才是。
   不过目前是解决包围圈里蒙古军的时候了,他们经历了太多打脸和变数,在没有彻底打败敌人之前,敌人都会有翻盘的机会,好不容易将敌人围起,如果这样都让敌人跑了,他们将是难辞其疚,难以逃过被人口诛笔伐的下场。
   他们将敌人压缩一百公里范围之内,在北边有三个巨大的营地,营地与营地之间是有空隙的,对于小股蒙古军外逃,他们视如不见,大股的话,则是出兵拦截。
   对于包围圈中的敌人,明军部队日夜轮番上阵攻击搔扰,不让他们闲下来,不断的压缩他们的外围营地,步步的进迫。
   而他们的外交努力也没有停下来,不断的游说他们,分化他们,投降就可以活命,说不定有官做,顽抗只有死路一条,老婆孩子牛羊就是别人的了。
   由此可知蒙古军的抵抗意志,要知道他们的兵力,并不在明军之下,明军名义上包围了他,但实际上,只是堵住了他们的去路,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包围。
   如果是以前,十六万明军,绝对不敢说包围十七万明军,除非他们活腻了。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蒙古军部队成色极差,从十三岁到六十岁的都有,而且这些老弱,是占了多数,他们的装备,五花八方,什么家伙都有,没有制式武器,连皮甲都做不到人手一套,弓箭的样式更是极多。
   他们来自漠南蒙古的各个部落,许多部落之间,还是世仇,现在却在一起打仗。
   而且他们成军以来,对着明军,处处吃亏,被压着来打,打得他们四处亡命而逃,更加重要的是,他们王都被攻破,部落被扫荡,长生天才知道这个冬天之后,他们还剩下什么?
   或许是什么也不剩,就是他们可以侥幸打退了明军,这个冬天以后,明天春荒怎么过?这让他们人心惶惶,士气低到了极点,所以才会出现,他们十几万大军被包围了,他们是慌乱了,害怕了,不知如果是好。
  


︾ ︾ ︾ ︾ ︾ ︾

==》免费全网热播短剧9999+ : 98YE.Com 《==

︽ ︽ ︽ ︽ ︽ ︽


打开《漫豆包: Mdb55.Com 》,看同款小说改编漫画~~~

前往微信或app阅读最新章节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新书网提供最新免费小说阅读服务,同时为您推荐热门都市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科幻小说等优秀作品
作品自动收集于网络,若侵犯权利请联系admin###nilove.net ,我们将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处理。
版权所有 © XinShu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124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