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6章 朝廷矛盾

小说:明末之伟大舵手 作者:英联邦


    皇帝召见了孙承宗,单独的密谈了一个多时辰,没人知道他们在谈什么,如果这里是御书房的话,就会有太监在附近写起居注,对皇帝的一言一行进行记录,但是这里是军机处,是大明最为重要的军机要地,虽然有众多的文武官员,称得上人多眼杂,但是偏偏他们又是在私下对弈的时候谈的。
   在大臣的心目中,天启皇帝他的爱好是非常低级,非常通俗的,他居然会跟孙承宗下棋,这就令人稀奇了,要知道皇帝最喜欢的就是木工、习武玩女人,这在许多士大夫的眼里这是非常恶俗的,非常不高雅的,现在皇帝居然搞了这么高雅的事情,令人觉得事出寻常必有妖。
   但是因为皇帝挥退了左右,就连他身边最为重要的王承恩都不知道他们谈什么事情,只是知道经历了这件事以后,孙承宗更加闹的加飘了。
   在叶向高等大臣的眼里面,孙承宗有点像是热血的愤青或者是清流中的代表,那就是喜欢站在道德的高地上批判别人。
   以前米柱集团在的时候,他们就全力以赴地对着米柱不依不饶,现在米柱撤出了朝廷,在南方建立了国家,他又对米柱交口赞誉,称赞米柱许多的作为,大仁大义,大公无私。
   特别是他从南洋回来以后,更竭尽所能的吹嘘南洋的那一套,竭力的鼓吹大明也学习南洋的税收政策
   他一直就在朝廷里面四下奔走和鼓吹,扬言南洋帝国一年的税收将近一亿白银,就相当于大明的几十倍了,所以南洋帝国他才会扩展的那么快,这么多大型行动都没有问题。
   要知道以前的历朝历代,轻易的就可以动用几十万军队进行打仗,就算是开国之初,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的时候,也能够轻易的动员数10万军队去打仗,特别是成祖皇帝远征漠北的时候,好几次都是超过50万人马的。
   而且他们还在从事多样大型的工程,如说迁都北京,营建新的北京城,还有重新的疏导运河等等,国家干了这么多事情,都没有说财政压力,而现在只要出动超过了10万以上的人马,就令朝廷的财政压力作捉襟见肘了。
   这就令许多有识之士他们知道一点,那就是这样一来的话,大明称得上是一天比一天弱了,一天比一天不行了,所以大明的税制也到了改革的时候了。
   大明的税制在张居正的时候得到了改革,这令大明朝廷的财政得到了大大的好转,但是张居正人死了以后,又重新的恢复了以前那一套,即使表面上还挂着一条鞭法,只收银子,不收粮食,但是也令这些当官的都纷纷地钻了空子,利用其漏洞为自己谋利,好法变成了害民的劣法。
   孙承宗他一直就在鼓吹南洋帝国军民一体收税的那一套,但是大明的国情跟南洋帝国完全的不同,大明的核心就是士大夫,就是士林,如果让士大夫都与农民一起交税了,那还有何优越感?又谈什么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这等于是在剥夺全体士大夫他们的权利,压制于他们的权利,这就令他们十分的反感,千里为官只为财,他们没有在政策上给大家弄来更多的钱财,反而在剥削和打压大家的福利,这是许多人都为之反感的。
   叶向高十分佩服孙承宗这种人因为这种人,他有热血,可以凭着自己的热血和喜好就去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如果他刚刚金榜题名,刚刚出来当官之时,也是这样子的人,但是数十年的宦海磨练,已经让叶向高变得十分的成熟,十分的稳重了,孙承宗这种行为反而让他视为是一种二楞子的行为。
   当了二十多年的官位,位极人臣,居然还是这种处置方式,那真的是有点不够成熟了。
   叶向高也没有去劝孙承忠的意思,因为他知道这些人一旦自己心中认定的东西,它是轻易之间是绝对不会去改的,他认定的事情就是对的。
   就像有一个事情一样,每个人都知道1+1=2,但是有些人偏偏就认为1+1=3,你很难向他解释得清楚。
   所以叶向高他显得有点无可奈何,但是他是不会去劝他的,如果他得罪的人多,他最多只能为他说几句好话而已,也不会过分护着他。
   因为当官像叶向高一样,当了几十年,两度拜相,他已经是十分的成熟,做事讲究的是和光同尘,面面俱到。
   像是孙承宗这样子极端的,热血上涌,一竿子就上的话,那是早就被人搞死了,他孙承宗能够做了这么久,而且还做到了内阁次辅的地位,这也算是异数了。
   叶向高他也都明白孙承宗他的这种搞法,对于大明朝廷来说是好的对的。
   但是对于他们士大夫来说确实不好,是变成侵犯他们权益的了,试问读书人没有了他的地位以后,还怎么作为四民之首?他的优越性又在哪里?为何而读书?
   叶向高他是支持这一条的,他们无数的仁人志士,通过努力的争取,才从皇家手上获得了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特权,这是大明几百年来稳定的基础,如果这稳定的基础都不复存在了,就是挣太多的钱又有什么用?
   南洋帝国他本身就与大明不同,他是以商业立国的,他什么事情都钻到了钱眼里面去,一切只讲利益,不讲仁义。
   这种经营模式一时半会还是可以的,如果时间一久了,就会弊端很多,整个国家人人都注重的是商业上的利益,始终是钱,这就与以前的蒙元帝国有什么分别。
   蒙元帝国它的税收也都很高,他们经常把他们的税收包给了商人,由商人们来收,结果商人们为了讨好上面,可是把数字提高了好几倍,让当官的和国库都赚了许多的钱,但是天下的老百姓却苦不堪言,最终还不是造反了,以蒙元帝国这么强大的军事武力,都弹压不了更不用说大明了。
   所以说大明向南洋帝国学习,其实就是等于向蒙元帝国学习,这是非常愚蠢的一种行为,如果一旦这样子做,很容易会把自己都给陷了进去。
   所以对于这样的事情,叶向高他是坚决的反对的,他认为这样子做,其实就是把整个国家都害死了。
   但是偏偏以孙承宗为首的一些人,他们钻到了钱眼里面去,一切向钱看,所以就忽略了这些治国的根本性问题,
   治理一个国家最核心的,还是以人作为核心,而不是以钱作为核心,如果一个国家都以钱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那整个国家也就是变成了唯利是图的商人了,一切乱套了。
   人人都唯利是图,没有了仁义道德,那样文明传承下去都没有意思了。
   所以叶向高他知道孙承宗的苦心,也都明白他的立场,但是就是不会支持于他。
   甚至他相信一点,那就是双方很可有可能因此而爆发激烈的冲突。
   当然孙承宗他所谓的官商一体收税,也都不是第一天提出这样的理论的,也不是单纯从南洋帝国那里获得想法,早在数年之前他就已经上交着名的万言书,上书朝廷,要求官商一体收税,当时还获得了米柱他的全力支持,只是朝廷的格局迅速发生变化,米柱集团出走朝廷,令大明朝廷格局又发生了变化。
   更加重要的一点事情,那就是南洋帝国立国以后,又与大明发生了一些矛盾和利益上的冲突,把朝廷整个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一方面,集中到与南洋帝国对抗方面去了。
   现在他们跟南洋帝国之间算是临时达成了协议,双方不再有矛盾和冲突了,准备携手合作了,他们的注意力也就集中到朝廷方面了。
   大明本来对南洋帝国是千防万防的,但是看见南洋帝国始终没有把他们的军力往北方进行发展,而是往西方进行发展,并且成功的吞并了印度。
   南洋帝国他在吞并了印度以后,他们大明为之放心,那就是吞并了印度以后南洋帝国要消化这么庞大一个国家是需要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的,他消耗这么多时间和精力以后,就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对付大明了。
   而且到了现在以后,许多人是相信米柱他对于大明是忠心的,是没有恶意的,也都认可了他建立南洋帝国的初衷。
   米柱始终强调他建立的南洋帝国的初衷,是为了让华夏子民有更多的生存空间,是为整个族群在扩张生存空间,是为他们争夺更多的土地,让子孙拥有更多的土地,可供它们繁衍发展。
   南洋帝国偿还的大明这一笔巨大的外债,并且在他们海军取得全面上风的时候,主动的向后撤退,没有与大明为难,而是主动的后撤,这一点也都体现出他们的诚意,这就让大明朝廷上下都相信米柱他是对大明无害的,还是想与大明建立一种兄弟友好之邦,到了此时此刻,即使他们不乐意,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大明赢不了南洋帝国,所以双方只能成为兄弟之邦。
   他们在解决了外患以后,就是要解决内忧的时候了,大明朝廷内部矛盾也多。
  


︾ ︾ ︾ ︾ ︾ ︾

==》免费全网热播短剧9999+ : 98YE.Com 《==

︽ ︽ ︽ ︽ ︽ ︽


打开《漫豆包: Mdb55.Com 》,看同款小说改编漫画~~~

前往微信或app阅读最新章节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新书网提供最新免费小说阅读服务,同时为您推荐热门都市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科幻小说等优秀作品
作品自动收集于网络,若侵犯权利请联系admin###nilove.net ,我们将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处理。
版权所有 © XinShu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124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