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考核制度



    甘露殿中。
   随着李渊话音落下,有了片刻静默。
   几息后...
   李世民坦然一笑,道:“确实如此。”
   他并不好奇太上皇为何会这样说,反而可以说他早猜到会有这一幕。
   太上皇不傻,虽说最开始被自己架上去了,但以太上皇的见识,绝对能在与太子交谈后猜到真相。
   甚至,更早一些。
   这时若是自己装傻,才是自取其辱了。
   而李世民的果断承认,也让李渊满意不少。
   勇于承认弱点,也是一种优点。
   “赏罚分明的关键,在于制定考核。”李渊缓缓开口道。
   “考核?”李世民微微一愣,没想到是这个答案。
   在唐朝,官吏的考核制度已经较为完善。
   一年一小考,四年一大考。
   每年十一月十五日前,京外官的考解会集中送到尚书省,御史台和诸道观察使在九月三十日以前就要将所访官吏的功过善恶申报考功,且根据内外官距京师路程的远近规定呈交考解的时间。
   流内官,也就是有正式编制的官员,他们的考核标准为‘四善二十七最’。
   四善,是对所有官员的德行要求。
   二十七最,是针对各个部门不同工作的具体要求,主要是才能方面。
   最终二者相加,分为九等。
   流外官,没有正式编制的官员,他们的考核会简单许多。
   主要分为四等,而考核标准也基本一样。
   当然,包括一些特殊官职,如‘博士、助教’也有单独考核标准。
   如果有官员是因皇帝一言而定,他们的考核标准甚至会更高。
   同时,朝廷还会根据经济、政治等需要,临时制定考核。
   从这方面来看,唐朝的考核制度可以说超越前朝无数。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世民听见这个答案后,会有些不可置信。
   这种感觉,就像是打王者荣耀,你神装打不过别人两件装备,完事别人告诉你,输在装备上....
   这么抽象的?
   李渊看着李世民呆滞的模样,却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片刻后,缓缓吐出八个字。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轰’
   仿佛晴空霹雳,天降巨响。
   尘封的大门被推开一条缝隙,透过刺眼光芒。
   李世民整了整衣衫,面容严肃道:“还请太上皇解惑!”
   一旁,起居郎老刘握笔的手开始颤抖,耳朵高高竖起,双眼不敢挪开一秒。
   他能感受到,这一笔......重如泰山。
   殿外,似乎都响起了阵阵狂风。
   轰鸣的风声中,伴随着太上皇缥缈的声音。
   “盛世大唐,疆域千万里。”
   “分南北,化十道。”
   “开三百六十州郡,立千五百县城。”
   “户籍百万,丁口无数,分配各不相同。”
   “然,何法堪衡量天下?”
   起居郎老刘嘴唇开始哆嗦,顾不得往日引以为傲的字体,狗爬似的把李渊讲的每一个字记载下来。
   这番话,令李世民茅塞顿开。
   太上皇的意思,也可以说是太子的意思在于考核标准的不妥。
   ‘四善二十七最’听起来似乎还不错的样子,但针对于朝堂内外数百种不同的官职来说,确实是九牛一毛。
   若是再加上‘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这八个字,李世民瞬间头大。
   这该又是多少种不同的情况?
   不成,这样是行不通的。
   御史台与诸道考核官职位重要,人数不多,担负不起这么大的工作量。
   若是细化到每个县城,甚至还分春夏四季,那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李世民凝眉,抬头正欲反驳,却见李渊嘴角噙着笑意。
   是了......
   太子提出这个问题,想必应当是有解决办法。
   “太上皇。”李世民急切唤了一声。
   李渊轻叹,感慨道:“承乾确实有办法。”
   “化整为零,层层考核。”
   “意思很简单,每一个县城有独立的考核标准,每一个郡也有,同时也包括十道。”
   “而这个考核标准的制定,最简洁的办法就是以过往十年的各项数据为参考。”
   “按照增长或减少的比例,决定道郡县的成绩。”
   对比往年的成绩?
   这样一来,考核就不在是大锅乱炖,反而清晰明了很多。
   千百郡县情况不尽相同,无法统一衡量。
   既然如此,那就自己和自己比。
   这样,才真正算得上赏罚分明。
   李世民悟了,对太子是满意至极,但他很快抓住了重点...
   最简洁的办法?
   一分钱一分货,这道理都懂。
   最简洁的办法最大的优点就是简洁,那必然也有不足。
   李世民带着些渴望道:“太子说这是最简洁的办法,那可还有......?”
   李渊摇头道:“没说,要问你自己问他。”
   “可他不是偶感风寒嘛。”李世民撇嘴道。
   “偶感风寒?”李渊眼皮一抬,随口道:“他装的。”
   他装的...
   装的...
   的...
   李承乾最不愿意见到的情况,就此发生。
   .
   一柱香后。
   李渊跨出甘露殿大门,李世民转头看向来福,语气莫名:“去信宫庄,让太子明日进宫。”
   来福躬身偷笑:“是,陛下。”
   “对了,让几位宰辅进殿。”李世民话到一半,又改口道:“等等,先让魏征来。”
   来福躬身应下。
   唐朝宰辅办公的地方也在太极宫内,相距甘露殿不过千米。
   在转眼时,魏征已经出现在了大殿之中。
   “玄成,坐。”李世民亲热道。
   魏征躬身谢过,心中警惕起来。
   要说他俩人的关系,其实很有意思。
   魏征有才华,李世民需要人才,这算是一点。
   魏征想要名,千古留名的名;李世民想要镜子,以人为镜的镜。
   俩人搭配,可以说是相得益彰。
   但问题也正是出在这里。
   俩人对立的境地,确实可以做到相互提醒的作用,但时间久了,小矛盾也会变成真火。
   像《资治通鉴》中记载的那篇散文题目一样,李世民畏魏征。
   是真畏吗?
   这问题就像是后世说男人怕老婆,如果不是地位差距过大。
   是真怕吗?
   当然不是了,这其实就是李世民给魏征的待遇,帝王都怕的臣子,古往今来能有几人?
   至于有人说后来魏征去世,李世民掘墓鞭尸一事。
   那就得结合前因后果来看了,总不能是李世民忍了一辈子,结果魏征死了他忍不住了吧?
   贞观十七年,魏征去世,李世民悲伤不已,给了极高的礼遇,并道出——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但数日后,侯君集造反一案爆发,魏征曾大力举荐的两名官员都参与其中,引发李世民怀疑。
   朕对此待你,你这么回报的?
   一怒之下,撅了。
   .
  


︾ ︾ ︾ ︾ ︾ ︾

==》免费全网热播短剧9999+ : 98YE.Com 《==

︽ ︽ ︽ ︽ ︽ ︽


打开《漫豆包: Mdb55.Com 》,看同款小说改编漫画~~~

前往微信或app阅读最新章节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新书网提供最新免费小说阅读服务,同时为您推荐热门都市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科幻小说等优秀作品
作品自动收集于网络,若侵犯权利请联系admin###nilove.net ,我们将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处理。
版权所有 © XinShu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124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