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唐吐关系



    甘露殿中,商谈继续。
   面对李世民所言和亲一事,李君羡很自然的答道:“目前进行的十分顺利,吐蕃那边已经派出了和亲队伍,预计在年前会抵达长安。”
   此事其实吐蕃在很早之前就提了出来,一两月前太子殿下刚到国子监时,长安就收到了吐蕃的来信。
   在李世民与众臣商讨之时,甚至还被孔颖达的告状给打断了。
   不过最终他们还是同意下此事,并且十分默契的没有把消息透露给李承乾。
   太子殿下对于和亲的抗拒,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他们又怎么会自找不痛快呢。
   原因倒是简单,吐蕃......并非党项之流。
   可以说终其一朝,对于大唐威胁最大的不是突厥人,也不是更遥远强大的阿拉伯帝国,就是这位于枕边的吐蕃人。
   宋太祖赵匡胤曾说过,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也得亏那时候吐蕃已经不复存在,否则又将是一场延续数百年非生即死的战争。
   是的,唐朝就与吐蕃战斗了二百余年。
   从整个历史的角度上看,大唐与吐蕃更像是双生子。
   绝代双骄!
   公元618年,唐朝立国,吐蕃也立国。
   前者占据广袤无垠的中原大地,物资丰富能人众多。
   后者则穷局高原之上,用困难磨砺出坚韧的性格。
   都知道吐蕃信佛,并且是人人信佛。
   为何?
   如果从生活环境来看,似乎也能理解他们的选择。
   不把希望寄托与来生,不找一些渡过苦海便能成佛的话语,他们很难在穷苦贫瘠的高原上生活下来,更别提身边还有大唐的存在。
   毕竟按照大唐常用的套路,吐蕃人若是没点信仰,怕是早早都移居到大唐来了。
   可也正是因为高原上的恶劣环境,让他们的将士非常强大。
   哪怕将士装备有绝对的劣势,面对周边诸国(除了大唐),那也能战而胜之,并且是大胜完胜。
   说实话,非常牛皮。
   只可惜这世界不止有吐蕃,还有大唐。
   哪怕吐蕃将士身体再勇猛,精神信仰再坚强,但只要敢下高原,那就是一顿毒打。
   这就很淦。
   只是后世中有一种神奇的言论,就是说松洲之战其实是吐蕃大败大唐,否则胜了为何还要和亲?
   按照李世民的性格,不应该早就暴跳如雷灭了吐蕃吗?
   所以,那场战役一定是吐蕃胜了,李二改史而已。
   当然了,他们也不会想党项、吐谷浑包括高昌等国家,大唐在完全击败征服了他们之后,同样进行了和亲。
   可话说回来,大唐为何不反攻吐蕃?
   这一点用屁股都能想明白,只要吐蕃在高原上待着,短时间内大唐能怎么办?
   生活在平原上的百姓,去高原待上几日都会有各种不良反应,连生存都显得困难无比,更何况是战斗。
   只要是去过高原旅游的人就知道,多走几步绝对会气喘吁吁浑身乏力。
   严重者会伴随恶心干呕,吃不进饭,面部蜕皮、呼吸困难等一系列高原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打仗?
   是以,两国只能交好,不能交恶。
   因为一旦交恶,且不说两国都需要布置大量将士防备不测,军资等耗费极大,就是在名声上说出去也不好听。
   所以,面对吐蕃的主动求亲,李世民等人完全没有拒绝的意思。
   你娶我公主,我娶你公主,两国联姻的好处有多少,完全不用细说。
   单就一点,时间。
   除开党项、吐谷浑这些小国,唐朝与吐蕃的联姻次数不少。
   两次嫁女,皆是在取得大胜之后所为,这也保证了大唐远嫁公主的待遇与地位。
   多次娶其公主,也都是在取得胜利之后,这也让吐蕃嫁公主更为心甘情愿,有效的避免了某蕃故意拿乔,这一点上大唐可以说是劳苦功高。
   仔细看看,便会发现唐朝在两次嫁女之时,唐吐两国并未发生大型战争。
   而一旦公主去世或是新皇继位,只要没有联姻,那简直能把狗脑子都打出来。
   “诶,此番和亲事关重大,君羡你多多注意。”也不知想到了什么,李世民突然叹息道。
   李君羡动了动唇,随即狠狠点头,道:“还请陛下放心,臣必竭尽所能。”
   李世民闻言微微颔首,又下意识转头看向乾庄方向。
   希望......
   太子得知消息后,不会再出来搞事吧。
   .
   乾庄。
   府邸。
   李承乾确实不知唐朝已经与吐蕃和亲一事,但他知道了另外一件事。
   中秋诗会。
   大唐一年中诗词文会极多,但要说规格大小,那中秋诗会定有一席之地。
   原本他就准备在中秋节让李泰再出一次名,把文采这方面技能完全点满,没想到李世民竟然决定在大明宫举办中秋诗会,还号召全长安文人参加。
   这是多么重视啊?
   只要李泰能在这样的场合大放光彩,那必将被载入史册,受到世人尊敬。
   而这对于李泰的未来来讲,那助力可就大了去了。
   前有七夕诗王,这又来个中秋词王,届时再寻个机会,让李泰拿着《滕王阁序》再装一次。
   在文学这一块上,李泰将无人能敌。
   文学强了,几乎等于是拿捏住了国子监。
   再往后,就是巡回六部之事。
   前景一片明朗,李承乾也忍不住有些兴奋起来,在书房中来回踱步不停,口中亦是跟着喃喃自语。
   “中秋诗会这么搞,那必须要拿点名篇出来,狠狠地让他们服气。”
   “人这么多,连李世民都会亲自参加,效果那绝对是杠杠的。”
   “对了,大唐诗会形式还是软了些,自己完全可以上书提点建议,把中秋诗会给进化一下。”
   “比如增加些对抗,再比如拿出些奖励,这绝对能吸引更多的人来。”
   “如此,倒也算是一场盛事。”
   一时间,李承乾想了很多,脸上的兴奋亦是越来越浓。
   随后,他拿起纸笔书写了满满几页,吩咐道:“小安子,把奏折递上去,还有让李泰三日后来找我。”
   小安子拱手道:“是,殿下。”
   .
   一个时辰后,甘露殿。
   李世民瞅着奏折,若有所思道:“太子还说什么了?”
   小安子跪在地上,挠着脑袋道:“还让越王殿下三日后去找太子殿下,这算吗?”
   “噗......”
   李世民忍俊不禁,面色怪异道:“算,当然算。”
  


︾ ︾ ︾ ︾ ︾ ︾

==》免费全网热播短剧9999+ : 98YE.Com 《==

︽ ︽ ︽ ︽ ︽ ︽


打开《漫豆包: Mdb55.Com 》,看同款小说改编漫画~~~

前往微信或app阅读最新章节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新书网提供最新免费小说阅读服务,同时为您推荐热门都市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科幻小说等优秀作品
作品自动收集于网络,若侵犯权利请联系admin###nilove.net ,我们将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处理。
版权所有 © XinShu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124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