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勾动空间,扭曲光线

直播间里面很是热闹,各种弹幕不断。
哪怕是再不懂行的人,也明白超光速飞行技术的价值和意义。
这项技术一旦突破,人类文明真的可以说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了。
就拿太阳系周边的区域来说,在太阳系周边二十或者三十光年之内,与太阳系结构相差不大的星系有好几个。
尽管从目前的观测来看,这些星系上的行星并不算适合人类居住。
但隔着这么远的距离,所有的信息都来源于天文望远镜的观测,实际上这些星球适不适合人类居住,谁也不知道。
说不定这些类地行星里面就有适合人类居住的呢?
而且退一万步来说,即便这些星系里面并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只要掌握了超光速飞行技术,各国也不会介意花上几年的时间过去看看的。
这完全是值得的事情。
以人类的胆子来说,给一架单兵战机,都敢一个人开着前往天狼星,更别提掌握超光速飞行技术了。
即便是没有这种技术,只要能将飞行速度推到光速,不,二分之一光速,甚至是三分之一光速,人类就敢驾驶飞船离开太阳系前往其他星系。
对于‘人’这种胆大包天的生物来说,被逼急了没什么事做不出来。
嗯,数学题除外。
......
模拟空间内,韩元没有理会沸沸扬扬的直播间。
因为第二批的对撞数据出来了。
这一次的对撞实验,能级在1100gev,小零按照他的要求从低能级向高能级开始进行的。
“m(nk﹢1100)(gev)”
“发生指数(events)在28-31丰度区间,最高丰值为30.11.......”
“轻子-核子深度非弹散射性指标在0.124(±0.0041)........”
“.......”
盯着显示屏上的能谱图像,韩元将隐藏在这些能谱图像中的各项数据源源不断的解析出来。
和之前1500gev能级时的数据略有些差别,但差别不大。
这正是超·引力子在不同能级下的波峰表现。
就像一段心电图一样,有峰顶,也有波谷,但这些数据共同的组成了一次心跳。
解析这些峰顶和波谷,将其凑完整,就能看到整个超·引力子的踪迹和形态了。
能找到超·引力子完整的数据,就可以通过数学语言将其描绘出来。
而通过数学语言描绘出来后,工科才能将其转变成可以实际运用的设备。
无论是制造生产超·引力子的发生器,还是可以让超·引力子勾动空间波动的设备,这些都需要数学语言作为基础支持。
当然,这是用简单的话语来进行描述的。实际上要成功的利用超·引力子这种东西,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哪怕是集结全人类的力量,需要的研究时间恐怕也是以十年,甚至是百年为单位的。
对于韩元来说,这也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
他通过大型强粒子对撞机来寻找超·引力子,并没有想过要在这次外太空探索任务中去完善和使用它。
目的仅仅是将其找出来,而后在后面的时间中,去慢慢的分析和应用。
至少这次外太空探索任务,大抵是用不上的。
而且正在修建的宇宙飞船,也没有给超光速飞行技术留下改装的空间。
不过对于现实中的各国来说,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狂欢。
随着韩元不断的进行粒子对撞实验,在收集到的数据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各国几乎同步组织了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开始对这颗适用于超光速飞行的基本粒子进行研究。
能为超光速飞行技术提供理论基础的粒子,在整项技术中,无疑是最重要的。
这种超·引力子,到底是如何生产出来的,是如何运作的?又或者是如何勾起空间波动的。
这些都是谜团。
只有解开这些谜团,才能接触到最核心的超光速飞行技术。
在物理学家开始聚集的的同时,拥有着粒子对撞机的国家,也几乎放下了所有其他的对撞任务,开始了结构修改维护,重新部署探测仪等工作。
他们手里的对撞机太老了,部署在上面的探测仪,根本就观测不到超·引力子。
如果要收集更多的资料,必须要对对撞机进行维护。
哪怕明知道他们自己的研究大概率不会有什么结果,哪怕只有那么一丝微不可见的希望。
但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忍住超光速飞行技术的诱惑。
......
韩元还不知道各国的决心,即便是知道了,大抵也不会说什么。
不过他知道的是,以人类当前的数学和物理基础,还不足以支持他们研究这东西。
要想研究引力和超光速飞行技术,恐怕大统一理论和卡鲁扎-克莱因理论的完善是必备的条件。
而这两者在当今的物理学界,依旧还只是个‘形容词’。
他脑海中有着整个人类几乎完整的数学物理知识信息,从底层的基础到前沿最新的发现。
所以他很清楚,当前情况下对超光速飞行技术进行研究,除了浪费大量人力物理外,连个p都研究不出来。
不过这对于人类的发展,其实算是一件好事。
对于一个文明而言,自主研发的能力,是永远不可缺少的。
毕竟前路未卜,到处都是迷雾。
.......
从1100gev能级开始,到9900gev能级的对撞实验,连续进行了两周。
两周的时间,韩元收集到了足够资料数据,确认了在这个能级区间找到的东西就是他需要的那颗粒子,那颗适用于超光速飞行技术基础理论的超·引力子。
除此之外,他还收集到了不少其他的数据,有些数据则论证了超·引力子和空间的关系,有些数据论证了超·引力子会在哪一个能级出现的次数最多.......
特别是前者。
虽然已经提前知道超·引力子是超光速飞行技术的基础,也知道了超·引力子是通过勾动空间来实现超光速飞行技术的。
但在亲眼看到超·引力子是如何勾动加速管道中的空间,如何让对撞产生的光线扭曲的时候,韩元还是兴奋不已。
尽管只有相当微弱的一点,尽管只有一次,但这足以证明,只要找到了那个合适的条件,利用超·引力子是完全可以做到将空间拉伸弯曲,从而改变的物体的飞行速度的。
可以说,这是超·引力子超光速飞行技术中最关键的东西。
在爱因斯坦的时空观中,宇宙时空具有一个古怪的性质,时空会弯曲。
像地球这样的物体并非由于称为引力的力使之沿着弯曲轨道运动,而是它沿着弯曲空间中的时空弧运动。
只有地球逃离运行轨道,时空弧才会对地球产生引力,离心力作用。
而韩元在零号粒子对撞机加速管道中观测到的这一现象,其实和爱因斯坦的时空观有些类似。
简单的来说,利用超·引力子为基础研发出来的超光速飞行技术,并非让飞船本身超光速。
而是通过超·引力子,制造出一个弯曲的时空。
如果我们将宇宙空间看做一张平整且有弹性的薄膜,而宇宙飞船位于这个薄膜上的一点。
超·引力子超光速飞行技术,就是利用超·引力子在飞船后面制造出一只手。
这只手会捏着空间薄膜的某一个点,让它弯曲起来,具有一定的弧度。
就像一座山峰一样,会呈现出一个∩形状,而宇宙飞船位于这个∩形的一侧。
等到这只手松开的时候,∩形会快速的恢复正常,而位于∩形一侧的宇宙飞船,刷的一下就被弹出去了。
虽然这种比喻方式有些奇怪,但利用超·引力子进行超光速飞行的确就是这样的。
它借助的宇宙空间在恢复时的速度远比光速快这一个点。
蓦的,韩元想到了科幻电影中的‘曲率引擎’。
大名鼎鼎的曲速引擎看过科幻和电影的基本都听说过。
“曲速引擎”就是利用空间的可伸缩特性,通过操纵飞船前后的时空结构,让飞船可以在时空结构中“超光速”飞行。
有些类似于地球上的冲浪运动,冲浪爱好者利用自己的技术,让脚下的冲浪波随着波浪的起伏力量快速前行。
这种速度是非常快的,在整个冲浪过程中,冲浪板和人体本身是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前进的是波浪。
而曲速引擎飞船在超光速飞行中,是处于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中的,它周围的时空在超光速运动,带动着飞船超光速前进。
从这一方面来看,超·引力子超光速飞行技术的确和科幻电影中的曲率引擎很像。
不过按照科幻中的设定,曲率引擎使用的能源和材料是反物质材料勾动空间。
而超·引力子超光速飞行技术则使用的是超·引力子。
.......
抓到超·引力子勾动空间扭曲光线的线索后,韩元趁热打铁,不断重复原有的条件进行粒子对撞实验,希望收集到更多的证据。
但超·引力子勾动空间似乎是一个随即结果,而且发生的概率低的可怜。
在不断重复原有的条件进行粒子对撞实验后,韩元暂停了粒子对撞实验。
截止到终止,小零总共进行了七十八次的对撞实验,这七十八次对撞实验,全都是按照抓到超·引力子勾动空间扭曲光线的实验参数来进行的。
这七十八次的对撞实验,尽管每一次都会观测到超·引力子出现的波峰,但超·引力子勾动空间扭曲的次数,只有三次。
次数少的可怜不说,每一次观测到超·引力子勾动空间扭曲现象,也没有任何的规律可言。
第一次出现在第十次对撞实验,第二次出现在第四十二次对撞实验,第三次出现在第六十一次对撞实验中,出现的节点没有任何规律。
当然,有可能是他进行的对撞实验次数太少,还无法发现规律,也有可能是每次都发生了,但部署在粒子对撞机加速管道上的探测仪没有捕捉到。
但无论如何,这种毫无规律可言的结果,根本就无法实际运用起来,或者说,连对其进行研究都做不到。
这令韩元有些烦躁。
明明每一次的对撞实验都是按照之前出现超·引力子勾动空间扭曲的实验参数来进行的,而且每一次都有捕捉到超·引力子出现的痕迹,为什么超·引力子勾动空间扭曲却是随机?
是这颗超·引力子并没有他想象中那么强大,还是他漏掉了些什么东西?
......
停止对撞实验后,韩元从坐了超过六个小时的藤椅上站起身,长舒了一口浊气。
他准备出去走走,放空一下大脑。
长达一个多月的研究,每天都盯着各种能谱图像和对撞数据,现在他满脑子都是曲线图和阿拉伯数字,还有那令人烦躁的超·引力子勾动空间扭曲现象。
韩元知道自己有些急了。
超光速飞行技术,这可是从未有人踏足过的领域,别说将其研究出来了,就算是在这条路上往前推进一步,那也是惊人的成果。
其他的不说。
光是从粒子对撞机开启实验到现在的研究成果,如果放到现实世界,诺贝尔物理奖他至少可以拿好几个。
首先希格斯粒子β玻色子的发现拿一个完全没问题,毕竟希格斯粒子的发现当年就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奖,没可能更重要的β玻色子的发现拿不到。
随之发现的希格斯场震荡再拿一个也没有任何问题,而希格斯场震荡时出现的能量湮灭现象再拿一个也没有任何认为。
且不说希格斯场震荡可以制造出希格斯粒子的发现,光是能量湮灭现象可能涉及到暗物质与暗能量的生成就足够拿好几个物理奖了,如果继续研究下去的话。
除此之外,还有超·引力子的发现,超·引力子勾动空间扭曲现象的发现,这些发现毫无疑问都能配的上诺贝尔奖。
甚至可以说拥有诺贝尔奖不是他的这些发现的荣耀,而是诺贝尔奖拥有这些才是它的荣耀。
毕竟上述的这些东西,每一个都能改变物理学的发展,都能改变人类的发展。
......
7017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XinShuW.com。《92看书》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92KS.cc
︾ ︾ ︾ ︾ ︾ ︾

==》免费全网热播短剧9999+ : 98YE.Com 《==

︽ ︽ ︽ ︽ ︽ ︽


打开《漫豆包: Mdb55.Com 》,看同款小说改编漫画~~~

前往微信或app阅读最新章节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新书网提供最新免费小说阅读服务,同时为您推荐热门都市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科幻小说等优秀作品
作品自动收集于网络,若侵犯权利请联系admin###nilove.net ,我们将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处理。
版权所有 © XinShu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124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