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忧心



    对于一个行业来讲,如果没有创新一直在吃老本,那么观众看得多了,就会变得没有新意。
   就算是在何崇楼也是一样的。
   何崇楼内,除了何崇楼有进行创新的能力,剩下的人都没有创新的能力。
   而在整个京城,又有多少人能够创作出新戏呢?
   满打满算,不足十指之数。
   创新是一件极难,也极为耗费精力的事情。
   所以很多人宁愿去吃老本,也不愿意去创新。
   说白了,创新不如改编。
   相同的戏曲换个名字,改掉一部分,就可以搬出来作为一档新戏。
   可观众又不是傻子,分辨不出新旧。
   特别是喜欢看戏,看多年戏的人,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在薅羊毛行为。
   不能够逮着一只羊祸祸,这是不对的。
   不过日子还得过,该做什么就得继续做。
   何崇楼依旧是每天照常开门关门,杨小秋多了许多上台的机会,这一年多以来,自己真是学到了太多的东西。
   很快,京剧行业还未迎来寒冬,一件大事儿席卷了全国。
   也就是农历的三月初一,这一天俄国宣布从中国撤军。
   在四十四年前,中俄签订《瑷珲条约》。俄国割占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
   岭以南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时,把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作两国共管。
   在《瑷珲条约》签订后的两年之后,中俄又签订《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俄国,东北100多万领土就这样成为俄国的领土。
   沙俄政府代表雷萨尔与清政府代表王文韶在北京签订了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
   条约一共有四条。
   第一条:东三省各地“一如俄军未经占据以前,仍归中国版图及中国官治理”。
   第二:“如果再无变乱,并他国之举动亦无牵制”,俄国军队在一年半内分三期全部从东北撤走。
   第三:俄军撤退前,东三省中国军队的数目、驻地,必须与俄国军官商定;俄军撤退后,中国在东三省的兵力应添应减,应随时知照俄国。
   最后一条:俄国交还山海关、营口、新民屯沿线铁路,清政府应给予赔偿。
   那么沙俄为何会愿意签订这个《交收东三省条约》呢?
   这自然是在俄日战争中,日本在英美两国的支持下,战胜了俄国。
   而日本战胜沙俄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日本在沙俄战争中几乎是本土作战,也就是清政府包括民间是给予了日本很大的支持的,才使得日本能够打赢。
   东三省回来了,全国几乎是一片欢腾。
   而张维明也回来了,从日本横滨回来的。
   见到张维明回来的时候,杨小秋在私下也问了张维明,是不是流亡海外的那些中国人做了什么,才让日本如此不留余力的帮助清政府。
   张维明听到杨小秋的这个问题,眉头皱了很久。
   他认真的看着杨小秋说道:“你怎么会认为日本人是来帮助我们收复东三省的,你忘了中日甲午战争吗?”
   杨小秋不理解张维明的意思,张维明便解释道:“这次日本打赢了日俄战争,并不代表东三省就回到了我们的手中。相反,只怕日本人想要以东北南部作为他们的基地,然后再以这个基地为载体,慢慢的蚕食我们的领土。”
   杨小秋啊了一声,露出不敢相信的表情。
   张维明冷漠的说道:“你应该去看看日本,会知道这个国家有多大,他们有多么想对外进行扩张。”
   杨小秋正想要问,清政府该如何应付的时候,才想到自己不过是个普通的小老板姓。
   这些年清政府签的丧权辱国的条约还少吗?
   至少东三省能够回来,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
   杨小秋其实有一点不明白,难道朝堂上的那群人看不出来日本的狼子野心吗?
   杨小秋不由得心忧。
   为这个国家而心忧,为这个民族而心忧,也为自己而心忧。
   当国家强大的时候,这个民族才能够崛起。
   两者都变得无懈可击的时候,那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才能够幸福安康。
   杨小秋突然想到前段时间参加科举考试的这批人,他们进入官场以后,是不是能够给这个大清朝带来不一样的风气。
   说实话,杨小秋想多了。
   这一届的考生就算会考上了,那也是从基层做起,根本一下子就爬不到很高的位置去,即便家中身份很了不得也是一样。
   现在朝廷上的那些大官,谁不是熬出来的。
   所以杨小秋希望这一届的考生能够在官场上搞出一些名堂来,简直是异想天开。
   杨小秋也不清楚,为何突然关心起了这么多的事情。
   可能是在京城的缘故,关心的也多了起来。
   以前在勾栏里面的时候,自己只会担心能不能按时拿到工钱。
   来了京城以后就发现,京城的人好像特别关心国家大事儿。
   茶馆有人讲、路上碰上熟人能聊,甚至说书人都跟不怕死的把这些改编成故事。
   要是前些年,你问杨小秋今年考上进士的有多少人,状元是谁、探花是谁、榜眼又是谁,杨小秋哪里会知道。
   他知道的是,来勾栏的客人是谁,最有钱的是谁,最大方的又是谁,这才是他该了解的。
   如今啊,生活的地方不一样,习惯和说话的方式也都在改变了。
   因为啊,今年考上的进士都是哪些人,前三甲又是谁,杨小秋还都知道,因为放榜那日,他还去凑了热闹。
   虽然自己是没有机会考个功名了,他也不认为自己的水平能够考上。
   再说了,自己若是去考功名,还不小心考上了,那么该如何对待二师兄这个革命者?
   反正杨小秋是对二师兄无比敬佩的。
   抓他是不可能抓他,自然不如不去考,也考不上。
   杨小秋会发现,自己烦心事儿多了起来。
   也不知道是不是人的年纪越大,烦心的事情就会增多。
   杨小秋和张维明两人蹲在园子门口,两人都端了两个大碗的面条,各怀心事儿。
   但是这个面嘛,该吃还得吃。
  


︾ ︾ ︾ ︾ ︾ ︾

==》免费全网热播短剧9999+ : 98YE.Com 《==

︽ ︽ ︽ ︽ ︽ ︽


打开《漫豆包: Mdb55.Com 》,看同款小说改编漫画~~~

前往微信或app阅读最新章节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新书网提供最新免费小说阅读服务,同时为您推荐热门都市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科幻小说等优秀作品
作品自动收集于网络,若侵犯权利请联系admin###nilove.net ,我们将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处理。
版权所有 © XinShu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124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