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翁婿合议,大明盐务将换天地(上)

小说:大明驸马爷 作者:烟尘
    “重八,驸马不可干政!”
    马皇后忍不住提醒一句。
    若牛城只是个普通人,仅凭借捐献国库粮食、银两,又颇有才学,完全可以面圣后谋得一职,亦或者参加科考入朝为官。
    可他不是。
    他是大明三公主,崇宁公主的驸马。
    凭借他自身的“功勋”完全达不到封爵的程度。
    至于封官,那就不要想了。
    不可干政,这四个字可涉及了很多人。
    后宫不可干政!
    公主不可干政!
    驸马更不可干政!
    但你若是个百姓,在大明反而可以干政。
    这是大明天子,朱元璋立下的规矩!
    “驸马不可干政!但牛城还是个商人,商贾地位虽低,但商贾之策利于大明社稷,利于大明百姓生计,就可行!”
    朱元璋说到这里,眼眸烁烁:“封伯,封侯亦无不可,哪怕是封个异姓王!只要他牛城做得到,朕准他封王又如何!”
    马皇后的手微微一颤。
    这一刻,她仿佛又回到了朱元璋宴请刘伯温的时候。
    那时的朱元璋求贤若渴,正是此时此刻的眼神。
    可牛城比得了刘伯温吗?
    马皇后心中肯定地回馈道:比不了!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
    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平天下,计划立定,人莫能测。
    若没有刘伯温,怕是也没有如今大明这广阔疆土,没有大明如今的百姓安居乐业。
    不过,马皇后也不得不承认,牛城在商之一途实在不凡。
    毫无基础之下,不足两年时间已拥有了不少产业,还能捐献出钱财、粮食填补国库。
    而且,还能做出惊世诗词。
    但这些,绝不足以让朱元璋重用。
    “看看这个。”
    朱元璋拽出一叠厚厚的信递给马皇后。
    这正是牛城所写食盐规模生产的那封信。
    马皇后翻看之下,一时竟不知该如何评价。
    从井矿盐的凿井、汲卤、制盐;
    海盐的纳潮、制卤、结晶、收盐、集运;
    矿盐的开采等等。
    每个方面都有仔细分析,详细介绍。
    马皇后虽然不懂盐务,却也能感觉到其中的不凡。
    她快速翻看了几页,抬头望向朱元璋,痴痴问道:“难不成,这是牛城所写?”
    “不错!”
    简短的两字回复,让马皇后满心欢愉和欣慰。
    正在这时。
    老太监快步走来,低声禀报:“陛下,三驸马牛城到了。”
    “怎么这么快?”朱元璋不解地问道。
    马皇后也是望向了老太监。
    从朱元璋宣牛城到现在,也不过半柱香的时间罢了。
    哪怕是从驸马府飞到这皇宫御书房,那也不是半柱香时间能办到的。
    “皇上,娘娘,三驸马实际上早在宫门外候着了。”
    “哦!”
    听到老太监的回复,朱元璋自语道:“倒是个聪明人。”
    “陛下,那臣妾先行告退。”
    “好,去吧。”
    朱元璋点了点头,看着马皇后离去,这才望向老太监吩咐道:“让牛城进来吧。”
    “臣牛城,叩见陛下。”
    牛城进门,跪地便拜。
    “平身,坐吧。”
    朱元璋扬了扬手,仔细打量着牛城。
    牛城与崇宁大婚时,他倒是见过牛城一次。
    那时,牛城给他的感觉是唯唯诺诺,极力讨好的模样。
    除了样貌不错,再无可取之处。
    可如今,各种密报记载,牛城遇事不慌,做事极为老成,且颇有才智。
    这第二次相见,牛城只穿着青布直身的宽大长衣,头上戴着四方平定巾,整个装束是十分简练。
    倒是不似第一次相见,现在给他的感觉更像是位饱读诗书的读书人。
    朱元璋在打量牛城时,牛城也在看朱元璋。
    这是他穿越后,第一次面见朱元璋。
    记忆中,大明天子朱元璋是褒贬不一,更有丑化的画像流传了近千年。
    现在得见真人,牛城不禁心中感叹。
    原来,朱元璋竟然也是样貌神俊之人。
    五官端正,脸庞方正,一双虎目不怒而自危,就单是对望时感受到的气势,已经是牛城“两世为人六十载”生平仅见。
    千古一帝,果真不凡呐!
    这就难怪后世诟病、诋毁、污蔑他了。
    要知道,大明这个时代,连个普通百姓都是可以告官的。
    就难怪官宦、富商之流在他死后无所不用其极,来泄愤了。
    “你这食盐制造方法朕看过了,大多可取,但实施难度不小哇。”
    朱元璋毫不拖泥带水,直接问道:“你觉得朕该如何扩大盐产,让我大明百姓皆有盐食?”
    “朝廷掌控盐场,扩大生产规模,以雇佣百姓为工的方式,既能发展区域经济,又能完善盐业生产的区域化规模,形成良性发展。”
    牛城的话音刚落,朱元璋摇头说道:“太笼统!”
    笼统?
    呃……
    这后世的区域性发展经济,可是一国崛起的根本。
    后世以科技、高尖技术为核心,走区域发展路线,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形成良性循环。
    那现在,牛城是想以食盐为核心,走区域发展路线。
    不过,确实要详细说明才行。
    他整理了一下语言,这才开口说道:“陛下,食盐生产必须掌控在朝廷之手。无论海盐、矿盐、井盐等首先要继续发掘,其次要扩大规模化、流程化生产,这些臣在‘盐业’信中已经写明。”
    “所有盐场,只以雇佣的方式,让百姓为工,工不在朝廷编制,由盐场发放俸禄,朝廷只负责监督即可。”
    “百姓为工,赚钱稳定,又有朝廷监督,保证盐产。这样持续下去,在盐场附近会形成一片区域,这片区域大多会是雇佣的盐工,而因为他们的原因也会引来其他商人入驻,毕竟盐工的俸禄稳定,这样就会带动盐场附近区域性的发展,也有利食盐稳定生产。”
    “区域化……这倒是新鲜。”朱元璋眉头微皱,沉声问道:“不过,若是这区域化内的人,如扬州府的盐商一般官商勾结掌控盐产,我大明又该如何?”
    “杀!”
    牛城一字吐出,引得朱元璋眸中闪过一丝光亮。
    却听牛城接着说道:“根据盐工生产食盐量,发放俸禄。产盐越多,俸禄越高。”
    “盐价格由朝廷拟定,以州府为单位,盐产越多的地方定价越低,盐产越少的地方定价越高,并以距离设定相应价值。”
    “这样的话,官商勾结无用,盐工想要赚钱也定然全力生产,而不会生出反意。”
    “若真有反的,那就换一批人。”
    牛城话语不多,却听得朱元璋眸中越发光亮。
    他起身踱步,分析着。
    许久方才望向牛城,缓缓问道:“盐价朝廷制定,私盐该如何控制?”

︾ ︾ ︾ ︾ ︾ ︾

==》免费全网热播短剧9999+ : 98YE.Com 《==

︽ ︽ ︽ ︽ ︽ ︽


打开《漫豆包: Mdb55.Com 》,看同款小说改编漫画~~~

前往微信或app阅读最新章节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新书网提供最新免费小说阅读服务,同时为您推荐热门都市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科幻小说等优秀作品
作品自动收集于网络,若侵犯权利请联系admin###nilove.net ,我们将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处理。
版权所有 © XinShu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124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