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兵不血刃

小说:大宋那些年 作者:墨尚花开
契丹,北方游牧民族,源于东胡鲜卑,“契丹”的意思是“镔铁”,唐太宗李世民在契丹人住地设置松漠都督府,酋长任都督并赐李姓。
契丹人“畋鱼以食、皮毛以衣、马逐水草、人仰湩酪”。被掠至契丹为官的赵延寿,作《塞上》诗云:
黄沙风卷半空抛,云重阴山雪满郊。
探水人回移帐就,射雕箭落著弓抄。
鸟逢霜果饥还啄,马渡冰河渴自跑。
占得高原肥草地,夜深生火折林梢。
五代时,契丹迭剌部的首领耶律阿保机乘中原内乱,统一各部,取代痕德堇可汗,于唐天祐四年(907)二月即可汗位,在滦河边建设了一座仿幽州的城郭。
后梁贞明二年(916)三月十七日,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建元神册,即辽太祖。
后晋开运四年(947),辽太宗耶律德光率军南下中原,攻占开封灭后晋,耶律德光在开封登基改汗称帝,并改国号为大辽,改年号为“大同”。
契丹被称为“大辽”或者“大辽国”,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辽圣宗耶律隆绪又改称大契丹,迁都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
北宋治平三年(1066)辽道宗耶律洪基再次改国号为“大辽”,并在国号前加上“南瞻部洲大中央”,完全以“中国”自居。
佛教认为在世界的中央有座须弥山,它周围的咸海中分布着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我们地球上的人生活在南赡部洲,《西游记》中孙悟空住的地方叫东胜神洲傲来国。
北宋宣和七年(1125),大辽被金朝完颜阿骨打所灭。
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八年。
◆燕云十六州
后唐清泰三年(936)十一月,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契丹,反唐自立,称比自己小十多岁的耶律德光为父皇帝,自称“儿皇帝”,改元天福,国号晋,史称后晋。
契丹答应出兵帮助石敬瑭谋反篡国,石敬瑭向契丹许诺的四个条件,一个比一个优厚:
一、称臣;
二、尊耶律德光为父;
三、每年进奉帛三十万匹;
四、割让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也称幽云十六州),包括燕(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等十六州。位于今天的北京、天津北部,以及河北和山西的北部地区。
燕云十六州,是中原王朝北部的一道重要屏障,犹如一条巨龙绵延数百里,这是条古代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分水岭,这里也是长城的所在。
正所谓“失岭北则必祸燕云,丢燕云则必祸中原”,燕云的战略地位,无可替代。
一旦燕云丢失,中原地区将完全暴露于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骑兵驰骋而下,可轻易到达黄河岸边,直接威胁中原腹地。
石敬瑭拿燕云十六州换取富贵,正如薛居正所言:“决鲸海以救焚,何逃没溺;饮鸩浆而止渴,终取丧亡。”
燕云十六州丢失后,第一个受害的肯定就是后晋出帝石重贵。
耶律德光带兵打进开封,后晋灭亡,石重贵被契丹兵掠到北国黄龙府,老死不得回来。
此后四百多年,燕云十六州一直没有回到中原政权的手中,燕云十六州从此成为历代皇帝的一块心病。。
后来,金兵铁蹄南下,徽钦二帝,被掠北国,靖康耻,臣子恨。长江以北的人民,饱经金人蹂躏,历尽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就因这事,千百年来,石敬瑭一直为后人唾弃和指责。
谁控制了燕云十六州,谁就有了定鼎中原,一统天下的资本。
北方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满族建立的大清,都是因为控制了燕云十六州的缘故。
明朝时,燕云十六州终于回到中原政权手中,永乐帝朱棣将都城迁到北京,又经过五次北伐,才维护了明朝北方边境的安宁,今日之长城,就是明朝修建的。
到了明末,辽东总兵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打开山海关,放清军入关,燕云十六州再次失守。
清军入关,噩梦开启。据统计,明朝年间,全国有五千多万人口,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只剩下一千零六十三万,少了两千多万人。这其中虽然也有死于瘟疫和其他原因的,大部分还是被清军屠杀的。
人口不足百万的满族人,入主中原,几乎把中国屠了个遍,数千万人惨死于清军的刀下。仅凭一人之喜好得失,陷整个民族于危难之中,导致无数的人惨死,家破人亡。
石敬瑭和吴三桂,罪不可恕。
◆北伐契丹
周世宗柴荣志在天下一统,他不能容忍自己的屏障沦为契丹人的跑马场!燕云十六州一天收不回来,柴荣心里就一天不得安宁。
契丹,此时正值号称“睡王”的辽穆宗耶律璟执政,“荒耽于酒,畋猎无厌”、“赏罚无章,朝政不视”,昏庸无能可见一斑。
早在952年,耶律璟即位的第一年,国舅肖眉古得和宣政殿学士李澣就商议投奔后周,李澣给在后周做官的哥哥李涛写信,建议后周出兵,收复燕云十六州。后事情泄露,肖眉古得被杀,李澣被处以杖刑。
由于耶律璟只知道喝酒游猎,没有大志向,不用别人废掉他,他自己的家人也都看不过去了,纷纷起来夺权。
952年七月,辽世宗耶律阮的弟弟耶律娄国想自立为帝,被穆宗绞杀,同谋耶律敌猎被凌迟处死。
953年十月,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孙子耶律宛也来争夺皇位,结果,参与者被处死,耶律宛和他的弟弟被释放。
契丹这种惩罚反叛兄弟时的处理方式,与汉人“成者王侯败者寇”的思想不同,下场也不同。在一个盆子里抢食吃的兄弟,没必要斩尽杀绝,如果王出现意外,其他兄弟还可以成为替补,确保王权不会旁落别家。
柴荣早就想搭手收拾睡王耶律璟了,以前,契丹总是有事没事撩他一回,而他苦于南征,脱不开身,现在,他恰好有空。
这一回,他决意跟睡王好好玩玩,为此他做了两手准备:
一、令义武节度使孙行友扼守定州西山路,防止北汉救援契丹。
二、派侍卫亲军都虞侯韩通率军从陆路到达沧州,疏浚京杭大运河水道,从沧州修治水道进入契丹国境。
显德六年(959)三月二十九日,柴荣正式下令,出兵契丹。
柴荣乘着雕龙刻凤的大龙舟,吃着火锅,唱着歌,沿着运河,旖旎北上,有诗为证:
歌奏回波云影过,棹沿芳渚浪花平。
飞龙恰见天中瑞,水底鱼虾漫自惊。
周军战船首尾数十里,浩浩荡荡。为北伐大军保驾护航的,依然是殿前都指挥使、水陆军都部署,先锋官赵匡胤。
辽穆宗耶律璟得知后周北伐的消息,当即令南京(今北京)留守萧思温为兵马都总管,率军阻截。
萧思温以前趁着柴荣亲征南唐的时候,就曾侵扰过后周边境,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后周大将张永德、郭崇发动反击,进围冯母镇,攻克辽国的束城(今河北河间县东北),将萧思温赶过滹沱河。
当时,萧思温的军事战略是:敌进我退,敌再进,我再退。
为了给他的畏敌怯战寻找理由,他对部将说:“敌众我寡,交战不利则有后患;不如顿兵坚守,待敌军师老兵疲时,再发动攻击,可以必胜。”
这一回,他还想继续延续老一套:以退为进。
当萧思温得知这次是周世宗柴荣御驾亲征,而且先锋官又是赵匡胤时,顿时心里发毛,如坐针毡,急得满地团团乱转。
跟大周打交道多年,赵匡胤的大名,他是如雷贯耳,听得耳朵都快磨出了茧子。
“周军马上就要打到这里了,我该怎么办?怎么办?”萧思温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手下见他这么急,也有不怕死的,上前请求出战。
萧思温赶紧摆摆手,“麻烦没有来找你,不要主动去找麻烦!”
辽军善于骑射,单打独斗,较量武艺他们不行,除此之外,守城也是他们的短板。而这些,都是赵匡胤的强项。
狼烟逝去,只见周军队伍严整,旗甲鲜明,号带飘扬,赵字大旗迎风招展。
萧思温的消极备战,让“沿边城垒皆望风而下,凡蕃部之在幽州者亦连宵遁去,”南京士民纷纷逃入西山避难。
萧思温惟恐朝廷怪罪,上表请求辽穆宗御驾亲征。
“皇上啊,柴荣都来了,你也出来,亲自见见吧!”
契丹竟然如此的脆弱不禁打,这是赵匡胤始料未及的。
还有一点也是赵匡胤没想到的。
燕云十六州的汉族将吏和百姓,离开中原朝廷已经二十四年了,他们的根在中原,他们的魂也在那里。他们是早也盼晚也盼,就希望着早日回归中原。现在中原的大军来了,他们就要脱离契丹的魔爪了,怎能不开心雀跃,天天跟过年似的。
这就是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那些在契丹当兵的汉人,打心眼里也不愿意跟中原的军队抗衡。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你如何让他们不对契丹离心离德。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所以,这个仗打起来就有意思了。
赵匡胤的先锋部队一到,旗号一亮,辽军这些汉人兵将,虚接几招,确认过眼神,然后就献关投降。幽云之地,任由后周军驰骋纵横。
柴荣率领的主力大军在后面只是打打旗子,装装样子,不需要动一兵一卒,走累了,直接到前面干饭就行了,赵匡胤的先锋部队,把活都干完了。
柴荣也没想到,自己竟然成了甩手掌柜的,真是醉了。
四月,辽国的宁州(今天津静海)刺史王洪,向世宗柴荣投降。
在这里,后周大军经独流口(今天津静海北),逆流西进,到达益津关(今河北霸县)。
益津关守将终延辉,向赵匡胤献关投降。柴荣将益津关更名霸州。
霸州这里,“河路渐狭,舟不能进”,柴荣决定弃船,改为从旱路行军。
这时,赵匡胤的先锋部队,已经开到瓦桥关(今河北雄县)。
瓦桥关的辽军守将姚内斌早就得到消息,大周明星赵匡胤要来,这回一定要跟他要个签名,如果能合影那就太好了。
“兄弟们,追星去了!”
姚内斌带兵出城,列好队形,然后到两军阵前,跟赵匡胤互报姓名,大讲赵匡胤征唐的英雄事迹,还论了字辈和七大妗子八大姨的关系。
把赵匡胤搞得一头雾水,“你这仗还打不打了?”
“打,要打,棒子棒子鸡,你是使棍的,你出棒子,我出虫,虫嗑棒子,虫来了!”说着,挥刀砍来。
打仗,赵匡胤是认真的,他举棍相迎。马打盘旋,没走几个回合下来,姚内斌的头盔就被赵匡胤打落。
追星失败,姚内斌打马就跑。
后周大军一起掩杀,辽军丢下数百尸体,逃回关内。
很快,世宗柴荣也到达瓦桥关。
赵匡胤给姚内斌写了一封劝降信,一箭射到城楼上。
姚内斌回箭书道:“亲,容我商议,明日答复。”
赵匡胤心知肚明,也不强迫。
第二天就热闹了,姚内斌一早就派人到达赵匡胤大帐,献上投降书,表示愿意开城投降。城内已经开始净水洒街,鲜花铺道,张灯结彩,备好锣鼓,扭起秧歌,准备欢迎周军进城了!
赵匡胤率军轻松接管了瓦桥关。
周世宗授姚内斌为汝州刺史,将瓦桥关更名雄州。
后来,大宋名将杨六郎镇守“三关”,其中就有雄州(瓦桥关),另两个是霸州(益津关)、淤口关。
由此可见,瓦桥关也是了不得的雄关要道。打仗讲究的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大周占据着天时、人和,要命的就是这人和。
得民心者得天下,得民心者,仗都可以不用打,直接靠一张嘴巴,用说的就行。
有了姚内斌的号召,至此,辽军中的汉军将领开启了认祖归宗,全面回归模式。
淤口关(今河北霸县)守将献关归降。
莫州(今河北任丘)刺史刘楚信献关归降。
瀛州(今河北河间)刺史高彦晖献关归降。
周世宗柴荣,忙得不亦乐乎,他要给这些归降的辽将,置办一模一样的赏赐和奖励。打仗,累的是身体,这活,虽然身体不累,可是他心累啊,要做到不厚此薄彼,一碗水端平,真是不轻松。
短短四十二天,兵不血刃,不费吹灰之力,后周军就收复了三州三关十七县。
战报传到“睡王”辽穆宗耶律璟那里,他只淡淡地回了一句:“此本汉地,今以还汉,又何惜耶?”打了个哈欠,转身又找周公去了。
◆离奇的病
在攻下易州和固安(离北京王府井的直线距离不足一百华里)后,柴荣诏令犒军三天。
让大军休整一下,养精蓄锐,顺便整理战备,继续挥师北进,一举攻下幽州,夺回燕云十六州。
出师如此顺利,这天晚上,柴荣心中高兴,就多喝了几杯。
四月的北方,夜晚还是很冷的。夜里醒来,柴荣感到头似针扎,痛得厉害。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世宗突然染病,众将也没太当回事,毕竟,柴荣今年才刚三十九岁,正是年富力强、如狼似虎的时候。
柴荣也想着休息几天继续北进,可是这病情是越来越重,开始的时候,是头痛眼睛不舒服,第二天竟然连耳朵也开始嗡嗡的了。
这是典型的病毒性感染,如果放到现在,青霉素、各种素的一上,大不了打个吊瓶,根本不是大问题。然而,那是在五代,而且随军医生的水平,也是良莠不齐。
柴荣一病不起,咳得一天比一天厉害,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
赵匡胤等人见此情形,觉得这样下去不行,纷纷劝说世宗先回京,等养好病后,再行北伐。
“这病,来的真不是时候,燕云十六州,朕一定要收回,可是朕这身体!”柴荣叹了一口气。
山高挡不住愚公,困难吓不倒英雄,英雄只怕病来磨。
无论心中有多少的不愿意,心中的想法万千条,脚下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回京养病。
临行前,柴荣做了严密的军事部署和战略规划。
任命大将陈思让为雄州都部署,韩令坤为霸州都部署。
接着,下令撤回易州等处军队,收缩周军防线,以白沟河为界,与大辽隔河对峙。
“你们一定要替朕守好关隘!”柴荣千叮咛万嘱咐。
“不要轻易出击,等我回来!”

︾ ︾ ︾ ︾ ︾ ︾

==》免费全网热播短剧9999+ : 98YE.Com 《==

︽ ︽ ︽ ︽ ︽ ︽


打开《漫豆包: Mdb55.Com 》,看同款小说改编漫画~~~

前往微信或app阅读最新章节

本站所有小说均来源于会员自主上传,如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新书网提供最新免费小说阅读服务,同时为您推荐热门都市小说、言情小说、玄幻小说、科幻小说等优秀作品
作品自动收集于网络,若侵犯权利请联系admin###nilove.net ,我们将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处理。
版权所有 © XinShu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12425号-2